其實楊育新也十分清楚,盡管現在電影在上海極為火爆,而且也會在長時間的保持熱度,但隻靠某一種形式是無法支撐商業中心的發展,多樣發展並進才是正途。而且舊時空也己經證明,傳統曲藝依然是有強大的生命力,當然傳統曲藝想要長久發展,也必須做出必要的改變,放棄一些糟迫的東西,保留精華,並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在這方麵京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另外從保護民族傳統的角度出發,也不能坐視傳統曲藝走向消亡,更何況是被穿越者消滅。
現在穿越者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整合上海的曲藝界,在短期內可以促進商業中心的發展,而從長久來看,可以將上海的曲藝界納入到華東政府的文化宣傳體係中,電影的局限性太大,要加強華東政府的宣傳工作,傳統曲藝可以發揮重大的作用。這次典禮,可以做一個償試,而俱體的方式,則由文教衛委員會來做計劃。
楊育新的這個想法到是得到了徐濟超和葉岩福的讚同,穿越者其實是相當重視宣傳工作的,而且華東政府解夠發展到這一步,宣傳工作也發展了重要的作用,並且在上海連續打贏了幾場輿論戰。不過目前華東政府的宣傳手段很有限,基本是靠報紙和書籍,雖然在上海進行的輿論戰中,也用過如:演唱會、宣傳片這樣新穎的宣傳方式,但放映宣傳片能夠的使用範圍有限,而舉辦演唱會又缺少專業的表演人員,總不能每次都拉學生。
要想在宣傳上更進一步,就必須有新得宣傳方式,而且要能夠廣泛的運用,因此楊育新的這個想法其實是很不錯的,傳統的曲藝確實是一種能夠廣泛應用的宣傳藝術形式,更何況是還有這一大批專業的表演者,相信文教衛委員汪軍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恐怕做夢都會笑出聲來。
雖然這次慶典確實耗資巨大,但楊育新的有道理,這種活動確實需要鋪張一些,才能顯示上海新區的實力,即然大部份準備工作都己經做了,該花的錢都花了;而且上海新區也沒有向青島方麵申請拔款,完全是從地方財政中支出的費用,徐濟超、葉岩福也就沒有再什麼,並且還將楊育新,以及上海新區的全體工作人員的工作表揚了一番,同時表示會全力配合、協助商業中心的開業慶典,有什麼要求可以盡管提出,要全力確保慶典的順利進校
其實現在慶典的準備工作都進行得差不多了,而且各方麵的事務也都有專人負責,並沒有什麼其他的需求,隻是安保人員嚴重不足,因此接艦工作組的400多人確實是極大的緩解了上海新區的困境。
於是張威立刻和楊育新進行了溝通,協商人員的布置、排班、職責範圍,以及在維持秩序的時候應該注意的問題,和上海新區原有安保人員的協調配合等等,楊育新還拿出了一張商務中心的建築規劃平麵圖,在圖紙上一一的標注出需要人員守衛的關建位置,然後確定每個位置的人數。差不多協商了一個時,才把安保工作的各種事項都確定下來。明還有一的準備時間,可以進行磨合,並且熟悉環境。
這次會議足足開了兩個多時才結束,而且己經到了晚飯的時間,上海新區當然也要早做好了準備,置辦了十分豐盛的宴席,而且在席間還有彈唱助性,招待從中央來的領導們。而住在船上的接艦工作組成員,楊育新也有專們安排了人給送過去,也同樣豐盛,總之是辦得十分周全,滴水不漏。
楊育新本來就是搞餐飲出身,又在利順德飯店幹了一年多的時間,因此在這種場合中也是如魚得水,而且現在上海的工作又己入佳境,這些楊育新雖然辛苦,但心情卻是極為舒暢,在酒宴上談笑風聲,插科打諢,敬酒勸飲,把氣氛搞得十分活躍,但語言行為也頗為得體,到是讓人頗有如沐春風之福
以前徐濟超和楊育新的接觸到不是很多,因此並不怎麼熟悉,而這時也認為這家夥雖然有些輕浮,但確實是幹商業的料,上海這邊的工作交給他到也是能夠放心,畢竟現在上海新區的主要任務就是發展經濟,政治情報方麵的事情,有上海辦事處,至於以後上海新區發展壯大了,他還能不能適合這個位置,就看他自己能不能與時俱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