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威號、鎮揚號都是原徳國的薩克森級鐵甲艦的薩克森號、拜恩號,都是艦齡超過20年的老式鐵甲艦,在人民軍海軍中服役的時間還不到一年,雖然沒有參加過什麼戰鬥,不過在培養艦員方麵,還是為人民軍的海軍做出了一定的供獻,而且按照海軍的傳統,對退役或轉為預備役的軍艦都應該舉行一個儀式,因此就在青島軍港裏,兩艘軍艦的官兵都參加了兩艘軍艦的轉役儀式。同時還對一批士兵進行軍銜升級的任命。
這兩艘軍艦的編製在300-320人之間,不過在人民軍裏,鎮威號的人員是212人,鎮揚號是207人,這主要還裏由於現在人民軍海軍的人員不足,因此兩艘軍艦的編製也都隻有6、7成。
這些艦員中有少部份將會分配到其他軍艦上去繼續服役,而大多數人都將做為赴德國接收軍艦代表團的成員,再從其他軍艦補充一些人員,赴德國接收新建造的兩艘軍艦。
出發的時間定在12月8日,首先到上海,協助上海新區政府的綜合商業中心正式開業,然後再正式啟程去德國。而今的儀式結束以後,赴德國接收軍艦代表團的成員都將茯得5的假期,可以回家處理自己的個人私事,在12月7日早上9點之前回軍營報到。畢竟這次去徳國至少需要4個月左右的時間,在這期間是不可能回家的。
隊伍解散之後,趙平回到自己的宿舍裏清理行李,準備利用這5的假期回津的趙維忠家裏一趟。算起來自己己有9個多月沒有回家了,而這次去德國又是好幾個月不能回來,自然要先回去,和家人告別。其實趙平和趙維忠隻是同族的遠親,而且以前他在趙維忠家裏隻是一個下人,談不上多親近,不過他從父母雙亡,確實是趙維忠把他養大,而且供他讀書識字習武,因此趙平也把趙維忠當成自己的長輩,而將趙維忠的家當作自己的家。
趙平加入人民軍海軍己有一年半的時間,先是在*艦驅逐艦海龍號上服役了4個月,先是當普通水手,後來到輪機艙裏幹了一個多月,並學習了一些蒸汽機的知識;然後又在巡洋艦奧蘭多號上服役7個月,先後幹過炮手、輪機班長、損管隊長;等人民軍海軍正式成立以後,又被分派到鎮威號上服役,擔任過槍炮組長、輪機組長的職務,軍銜也一路晉升,在今的轉役儀式上,正式晉升為少尉,這己是海軍的本土士兵的最高軍銜了。
雖然在目前的人民軍裏,海軍的地位是要高於陸軍的,因此海軍的穿越軍官的軍銜都普遍高於陸軍,如海軍部的部長尚晉峰己是上將軍銜,王海龍、張威都是中將軍銜;而陸軍的最高軍銜隻是少將。這主要是由於海軍的穿越軍官的軍銜起步普遍要高於陸軍。
但在本土戰士方麵,陸軍己出現了大量的中尉,而海軍最高的隻是少尉,而且人數也要遠遠少於陸軍。這一方麵是由於陸軍的連級軍官己全由本土戰士擔任,而中尉是擔任連長的最低軍銜;另一方麵也是由於海軍參加的戰鬥較少,這樣得到晉級的機會自然就少了。
趙平能夠在一年半的時間內,晉升到少尉軍銜,在人民軍海軍裏己算是很快的了,這主要還是由於他有一定的文化知識,不僅能夠讀書識字,而且還能寫能算,另外以前趙維忠在津機器局裏做事,趙平跟著他耳濡目染,對機器、物理等知識有一定的了解,盡管這些了解都隻是些皮毛,但在這個時代,已經可以算是知洋務了,因此趙平在軍艦上的職務主要是兩方麵:輪機和槍炮,就是由於這兩類職務都要求對機器有一定的了解認識才行,而在海軍中,這樣的人可是鳳毛麟角。
當然這也和趙平自己努力分不開,雖然趙平加入人民軍是由趙維忠安排授議,但他心裏也明白,這是自己人生的一次重大機遇,幹得好就可以出人頭地,功成名就,否則就是一輩子在趙維忠家裏當一個下人,最多也就是在趙維忠開辦的工廠裏當個管事的,因此進入人民軍以後,他在訓練、學習、日常表現都十分積,多次獲得上級的表揚,再加上他也算是趙維忠的家人,在政治上也是基本可靠的,自然就成了海軍重點培養的人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