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這些土紡情況,羅嶽認為每個村莊必須修建一定的防禦工事,並不一定要很堅固,夯土也孝木柵也行,土木混合結構也行,高度也不用太高,4-5米之間就可以了;另外各村都要修建一座烽火台,做為通迅報警所用,而且各村莊還要完善民兵的組織結構和訓練,並且做好村莊的守衛,由其是夜間的守衛工作,這樣可以確保在土匪進攻的時候,有一定的抵抗力,可以堅守待援,那怕就是失守,也能對土匪造成較大的傷亡,而土匪是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其實有不少村莊都己經修建了寨牆、土圍一類的設施,而且在土地改革的同時,華東政府也在各村莊都組建了民兵組織,因此隻需要進行一定的加強完善行了。
其次就是要做好人民軍的布防分點,盡可能將人民軍分散布置,而且兵力不用太多,隻要有一個排就夠了,確保接到報警信號以後,附近的人民軍駐軍在兩個時內可以趕到救援。而且隻要能夠擊敗土匪就可以了,但盡可能多抓幾個俘虜,從他們口中找到土紡據點,再出動大部隊進行征剿。
也有人向羅嶽提出,有沒有必要給民兵提供槍支彈藥,但羅嶽認為暫時還沒有這個必要,因為民兵的素質,組織、思想都不夠,冒然給他們提供槍支彈藥並不見得有利,還容易造成武器流落,因此必須要對民兵進行一定時間的訓練,並從中選拔一批素質較好,思想可靠的人員,並且按照後備軍的模式來組建,才能給他們配備正規武器。
聽了羅嶽的計劃以後,王勝等人都認為可行,因此決定釆納羅嶽的計劃。隨後雙方又討論了一些細節,以及雙方的分工合作等等事宜。而這一次抓獲的土匪俘虜,還有家屬人員全部都被遷到東營農場,以半監禁、半工作的模式在農場定居。
於是就在第二,濟南市政府正式下令,在各村莊加強戒備工作。己經建有村牆、土圍的村莊進一步的加強加固,而沒有修建村牆、土圍的村莊則馬上開工修建,同時在每個村莊的中心位置都修建一座烽火台。
現在正是秋收結束以後的農閑季節,平時這個時候,村民們都會進城去打短工,賺取一些收入來貼補家裏的生活,但今年顯然是不能進城打短工。不過由於濟南地區剛剛進行了土地改革,農民不僅有了自己的土地,而且沒有地主的剝削,也沒有其他過多的厘金雜稅,因此家家戶戶的收入都多少有些提高,到是不用進城去打短工來補貼家用,而且修建村牆、土圍,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眾人自然都十分賣力氣,一個個都奮力苦幹,隻想著早一將村牆、土圍修好,這樣村子就安全多了。
而己經建有村牆、土圍的村子,村民們也不能閑著,都在接受人民軍的訓練,雖然不能給村民配備槍支彈藥,但長槍、大刀等冷兵器卻是要提供充足的。
雖然農民的文化素質不高,但由於他長年參加勞動,而且土改之後,基本可以保證吃飽飯,盡管營養並不均衡,但比起以前來還是要好得多,因此基本的身體素質還過得去,另外農民還有吃苦耐勞、服從性強的優點,特別現在農民對華東政府、對人民軍都十分信服,而且這又是為了自保,所以訓練起來也十分努力認真,由其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還沒有被生活磨滅激情,對未來還有幻想,特別是聽訓練得好,還可以報名參加人民軍,成為真正的軍人,自然是興趣濃厚,訓練的時候也是格外的努力。
其實村莊結寨自保,對抗土匪強盜,這在中國古代是常有的事情,村民們也都習以為常,並沒有人責怪政府不得力,何況還是由政府出麵組織,並提供武器,這就很不錯了,因此幾乎所有農民對政府都充滿了感激之情的。
結果在這個農閑的季節裏,濟南府的各鄉村裏卻都忙得火熱朝,同時濟南政府也發出命令,嚴禁任何人和土匪交易,違者以通匪處置;同時也獎勵提供土紡悄息、資料,以及群防群守,一但發現有可疑情況,立刻向各村的駐軍報告,並對提供悄息、報告情況的人給予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