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明在新貨幣發行的順利表像下,華東政府依然是做了大量的工作,決不像是表麵上看到的那麼簡單。
到了九月底的時候,華東政府在山東的土地改革也進行的十分順利,這時濟南府、青州府、登州府、萊州府、沂州府、兗州府等地區的土地改革都基本完成,占山東省總麵積的6成左右,而剩餘的地方的土地改革也正在推進當中,預計到今年年底前,有望全部完成山東省內的土地改革。因此也有人提議,在其他地區也開設銀行,發行新貨幣,爭取在今年以內,實現整個山東省都完成貨幣改革,而且已經有地方的行政部門己經向行政部提出申請,要求開設銀校
不過這時商業委員會的主管人員還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知道前一段時間的貨幣改製順利,主要是改製試點的基礎較好,準備也比較充份,因此才有現在的成果。如果冒然在其他地方再推行貨幣改革,風險太大,而且現在試點的地方也隻不過兩個月的時間,問題還沒有出現,但想看到最終的成效,這個時間還遠遠不夠,最好是等到年底再看最終的情況,然後考慮在山東全麵開展貨幣改革。
這樣一來是試點的問題會慢慢出現,為下一步的貨幣改革提供經驗;二來是華東政府在其他地方的控製也會逐步穩定下來,再推行貨幣改革就會穩妥多了。當然在現階段,可以以試點的地區為核心,向外擴展,這樣的發展就要更為穩妥一些。
行政院對商業委員會的態度十分讚同,其實就算商業委員會決定擴大貨幣改革,行政院也不會同意,因為在這一年的最後一個季度中,行政院還有更為重要的事情要做,不能將精力都放在貨幣改革上。而這個比貨幣改革更為重要的事情就是秋收。
即使是在華東政府的統治區域內,農業經濟仍然還是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秋收自然就是一年中的重點。不僅決定了一個政府一年的主要收入來源,同時也是動亂多發的季節。因為秋收之後的農民不僅要向官府交納稅賦,還要向地主交納田租,因此往往就是民間社會矛盾集中爆發的時候,雖然經過土改的地區農民的負擔己經大大的減輕了,激發矛盾的可能性並不大,但畢竟還有4成左右的地區的土地改革還沒有結束,仍然還是執行著清廷的稅收製度,而且大量的農民還要向地主交納地租,這就存在著矛盾激化的可能了。
對此經行政院會議討論之後決定,采取兩項措施,首先是向尚未完成土改的地方官員發送警告通知,要求他們在秋收期間,嚴格約束征收稅賦的吏員、差役,按定製收稅,不得多收,更不許橫征暴斂;同時也要警告各地的鄉紳、地主、豪強,要求他們在收取田租時,留些餘地,不要做得太過,否則華東政府一但發現,絕不會輕僥。
雖然這次的警告沒有用山東巡撫的名義發出,但在青州事件之後,山東各地的地方官員、豪強勢力到是都安份了下來,沒有人敢明目張膽的和華東政府對著幹。因此華東政府發出的警告,還是有相當大的約束力的。
當然穿越者們也沒有自大到認為就憑著自己這一紙空文,就能夠約束住其他地方,畢竟地方官員能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因為地方基層的實際權力都掌握在吏員、差役、鄉紳、地主、豪強的手裏,隻是這些人雖然控製著基層的大量權力,但自身的見識和眼光卻是有限的,未必能夠看得清局勢,因此難保他們隻為了一時的私利,做出了錯誤的判斷,華東政府也必須要做出一些實質性的行動才行壓得住場子。
於是行政院決定像沒有完成土地改革的地方派出監察組和軍隊,讓他們監管各地的秋收工作,有沒有對百姓進行嚴酷的剝削,並且配合各地尚在進行土地改革的委員會、組行動,一但發現有類似的行為,就立刻製止,如果有饒行為過於惡劣,可以就地打壓。這樣一來相信各地的吏員、差役、鄉紳、地主們也就不敢再輕舉妄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