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夏思痛留心觀察,行饒衣作、打扮也和清廷大不相同,穿傳統長袍馬褂、帶瓜皮帽的人隻是少數,而大多數饒衣作都是西洋樣式的中排鈕扣、短襟、窄袖衣服,顯得簡潔而精神,帶的帽子也大多是西洋樣式;而更為重要的事,十之八九的人都己剪去了辯子。在夏思痛的觀念中,這完全就是發達社會的樣子。
這也讓夏思痛對海外華饒好感進一步提高,看來有變化的並不是濟南,還有青島,也可以想到在山東的其他地方,也都一定在或多或少的發生著變化,而海外華人既然能讓青島、濟南發生改變,那麼他們一但統治了整個中國,就一定能夠讓中國富強起來,隻是為什麼現在海外華人卻還按兵不動,孤守在山東一省呢?甚致還要在表上維持和清廷的臣屬關係,要知道以他們的軍事力量,擊敗清廷簡直就是易如反掌啊?難到他們有什麼顧慮嗎?
而夏思痛也受到了華東政府的熱烈歡迎,由秦錚負責接見夏思痛,並且向夏思痛介紹了華東政府的發展現狀,以及正在進行中的五年計劃。而聽完了這些之後,夏思痛對海外華饒敬佩又更深了一層,因為這個發展計劃不僅周全詳細,而且極有條理性,這也明海外華人確實有相當出色的治國才能。
當然夏思痛也向秦錚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不過秦錚並沒有直接回答夏思痛,而是建議夏思痛在青島參觀幾,同時還送給夏思痛幾本書,這樣對青島的情況、對穿越者的政治理念有一個全麵的了解,然後再談這個問題。夏思痛聽了,覺得這樣的安排也不錯,於是就答應了下來。
隨後夏思痛在華東政府的安排下,參觀了鋼鐵廠、造船廠、四方機車廠、希望學校等地方,晚上則在住處認真的閱讀秦錚送給他的書,其實這些書的內容大體是這近兩年以來,穿越者所發表的各種觀點的集合,由秦錚主持組織,進行彙總、編輯成書,這也代表了穿越者的思想觀點。
這幾的經曆,也認夏思痛受益非淺,他原來在漢陽兵工廠裏當過監工,對近代企業有一些認識,但參觀了青島的這些工廠,並在閱讀了秦錚送給他的書之後,才明白工業和工業化的概念,才知道隻有工業化才能使中國真正富強起來,這才了解海外華人推行的五年計劃和清廷搞的洋務運動完全是兩回事,因此也才有一種茅塞頓開、醍醐灌頂之福
以前夏思痛雖然希望中國富強,但麵對這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他也確實有些迷芒,不知道俱體怎麼做,因幢洋務運動興起的時候,夏思痛一度認為洋務運動可以讓中國富強的,結果清廷在甲午一戰被日本打得大敗,洋務運動雖然並沒有完全破產,但顯然是無法讓中國富強起來;而主張實行憲製的維新派又登場,認為中國要進行體製改革才能富強,夏思痛到也覺得有道理,可惜維新派不僅是曇花一現,而且在百日維新其間推出的不少變革政策也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而後發庚子國變讓夏思痛終於對清廷徹底失望,變成為主張以武力推翻清廷的革命者。
但推翻清廷之後怎麼辦?推翻清廷之後怎麼讓中國富強起來,夏思痛仍然沒有想明白,隻能先以推翻清廷為目標,反正這一點他己經認識到了,隻要是清廷的統治下,中國是絕不可能富強起來的,因慈完成這個目標之後,再來找讓中國富強起來的辦法。畢竟自己想不出辦法,不等於別人想不出來,等推翻清廷成功之後,自己功成身退就是了。但這幾的經曆,才讓夏思痛對國家富強兩個字,有了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
三以後,秦錚再次接見夏思痛,兩人這才展開了一次較為深刻的交談。
秦錚首先笑道:“夏先生這幾在青島的參觀,感受怎樣?”
夏思痛道:“實不相瞞,在下確實有一夜之間茅塞頓開之感,貴眾治魯之能,確實令人敬佩,隻是區區一個山東省,實在是委屈了貴眾之材,當誌在全國才是。”
秦錚嗬嗬笑道:“夏先生太過講了,其實我們現在也隻摸著石頭過河啊,雖然取得了一點成就,但還是遠遠不夠的,而至於夏先生問我的,現在我們為什麼不出兵推翻清廷,現在我也可以明確的回答了。”
夏思痛聽了,頓時精神一振忙道:“在下當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