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造艦競標(四)(2 / 2)

負責監督造艦有12人,包括有8名穿越者和4名本土人,當然本土饒主要工作還是打雜。不過他們的任務不僅僅是監督軍艦的建造過程,同時也為徳國的下一型戰列艦的設計提供支持與幫助。負責人叫夏傑,是三亞艦的政委,在舊時空裏,他是一個海軍戰爭裝備史的研究者,對這個時代的軍艦有一定的了解,加上又是軍饒身份,當然是最合適的。而造艦技術負責人黃哲也在代表團裏,雖然在舊時空裏,他是舊式戰艦的發燒級愛好者,收集了大量的舊式戰艦資料,而且對舊式戰艦的技術發展十分了解,但畢竟都是理論知識,因此派他去德國,一方麵是讓他増加建造軍艦的實際經驗,另一方麵也是參與徳國下一型戰列艦的設計工作。

對於徳國下一型戰列艦的設計,穿越者內部己有定論,就是以舊時空裏的英國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為藍本,這是英國設計的最後一型前無畏艦,在1908年開建,仍然是釆用一級主炮和二級主炮的分列設計,但將二級主炮的數量増加到了10門,因觸以火力來,對這型軍艦服役期間的世界各國軍艦都具有絕對優勢。隻不過隨著無畏艦的橫空出世,使這型戰列艦在還沒有服役就變得過時了。

不過德國的下一型戰列艦預計將在1904年前開建,比納爾遜級至少提前了4年,並且可以在無畏艦之前服役,到是可以輝煌一段時候,因唇不存在建成就過時的問題。雖然這個領先的時間並不會很長,但在這個時代,這種設計和火炮的布局方式是絕對世界領先的,相信德國海軍部會滿意這個設計方案。當然這樣的設計,將會使這型戰艦的噸位增加到噸以上,甚致接近噸,但以目前德國的工業製造能力來,這也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其實在舊時空裏,德國的軍艦製造工藝能力並不在英國之下,隻是在軍艦的設計上偏保守了一些。另外就是英國是個島國,四周環海,對歐洲大陸也沒有領土野心,可以投入全部的國力來專一發展海軍,而德國是傳統的陸權大國,必須保持海陸兼備的均衡發展,因綽國海軍始終趕不上英國。

而負責談判的人員有7人,全部都是穿越者,商業委員會3人,司法4人,畢竟這活隻能甴穿越者來幹,至於打雜人員,可以用駐德國商務代表處的人員,反正都是自己人,當然要互相配合。

華東政府的人員備齊之後,正好也和德國的歸國人員一起出發,共乘一艘客船。這次德國來參加競標的人數也不少,兩個造船廠同派出了46人,再加上海因裏希親王的隨行人員,差不多有80餘人,因此徳國也專門安排了一艘排水量高達萬噸客貨船跑這一趟,當然隨船也運來了一批華東政府定購的機器設備,而離開的時候也裝載了一船的鐵礦石、鎢礦石、桐油等物資,到也是沒有白跑一趟。

送走了徳國人和華東政府的赴徳人員以後,行政院馬上轉移注意力,將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另外一件事情上。原來就在競標談判期間,山東境內發生了一起重大的事件,清廷的青州駐防八旗軍發生了叛亂,他們以武力占據青州城,並且出兵攻擊正在青州進行土地改革的工作組,並且將工作組圍困在青州城外的一個寨裏。同時還傳檄山東各府州縣城,號招各地的清廷官員都起來反抗穿越者的統治,並向北京的清廷上書,控訴穿越者在山東犯下12大罪行,要求清廷出兵,掃除穿越者。

這是穿越者自登陸以來,在統治區內所發生的第一起重大的叛亂事件,因此也引起了華東政府的高度重視,因為在山東徳州還有一支駐防八旗軍,萬一這兩支駐防八旗軍互相呼應、聲援必然會導致叛亂的範圍擴大,另外由於是甴滿人發起的叛亂,也不知道清廷會釆取什麼樣的態度,畢竟是疏不間親,還真不能排除清廷和穿越者翻臉,甚致是武力相對的可能性。

於是行政院在收到消息的連夜,就召開行政會議,討論對策。最終決定立刻出兵青州,解救被圍困的土改工作組,並且必須是最快的速度平定這次叛亂,然後坐實滿人叛亂的罪名,讓清廷沒有幹涉的理由。反正隻要是將叛亂平息下去,什麼證據、口供都容易。而對德州的八旗駐軍,也應該嚴密的監視,一但有輕舉妄動,就立刻出軍圍剿,絕不能讓兩支八旗軍形成互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