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來訪者〔四〕(2 / 2)

袁世凱苦笑了一聲,道:“而且就算日俄兩敗俱傷,恐怕也不好對付,我也不瞞秦兄,隻怕是朝廷仍然力所不逮啊。”

秦錚道:“如果朝廷仍然力所不逮,我們到是願意為朝廷解憂,隻要是朝廷下令,我們現在就可以出兵進駐錦州,待機收複東北。”

到了這一步,袁世凱也沒法再什麼了,隻好道:“好吧,貴眾之意,袁某定會轉告給朝廷。如何決擇,當由朝廷決定。不過近來有拳匪餘眾景廷賓、趙三多、李壯勇等人又在直隸、河南等地聚眾作亂,危害地方,朝廷己命袁某率軍平定此亂,袁某也將不日出兵,不過這夥拳匪作亂之地鄰近山東,兵火一起,難免會有亂軍逃入貴眾轄區,滋擾地方,因此貴眾不可不防啊。”

秦錚道:“請慰亭兄放心吧,我們必會在山東邊境駐兵嚴守,絕不會讓亂軍進入山東,如果真有亂軍越境,我們也必會將他們就地殲滅,因此慰亭兄隻管操心直隸、河南、山西之地,我們可確山東保萬無一失。”

袁世凱當然聽得出來,秦錚的意思其實就是不希望北洋新軍進入山東省的境內,而如果有拳紡餘眾逃進山東,就由人民軍來剿滅,但不會管北洋新軍在直隸、河南怎麼鬧。其實袁世凱也沒想進山東省的意思,隻是怕在山東邊界作戰,讓海外華人引起誤會,或者是拳匪逃進山東省,引起海外華饒不滿。

而秦錚的這個態度到是正中了袁世凱的下懷,即然秦錚這麼了,那麼自己就拚命把拳匪向山東趕,反正海外華人會在山東邊境堵截,這樣一邊趕、一頭堵正好可以殲滅拳匪,而如果真讓拳匪跑進山東了,那也是海外華人自己堵截不利,怪不得自己。

於是袁世凱立刻道:“即是如此,那麼我就放心了,袁某出兵之時,必會通知貴眾,做好防備。”

原來穿越者商議之後認為,絕對不能讓清軍進入山東境內,而真有義和團跑過來,如果人數眾多,就將他們堵在山東境外,如果人少,則可以先把他們放進山東省,再後再設法圍困迫降。

穿越者對義和團到沒有什麼遍見,雖然在庚子國變期間,義和團的表現十分愚昧舊守,甚致荒誕無稽,而且一昧的排外,但庚子國變的根本原因不是義和團造成,而是清廷的決策失誤,而義和團大多來自中國的底層社會,這正是穿越者所需要聯合的階層,因為這個階層的人數眾多,一但組織得當,會形巨大的力量,而且這個階層的生活極為貧苦,因此也最容易發動起來,用舊時空的話,就是屬於革命覺悟最高,而且最堅定的那一種。在人民軍裏就有不少是鬧過團的人,雖然也發生了李壯勇叛逃的事件,但絕大多數人經過政治教育之後,都成為合格的戰士,並且對穿越者極俱忠誠度,因此穿越者對改造義和團成員也頗有信心。

離開了青島之後,袁世凱回到北京,首先向軍機處彙報了自己這次青島之行的經過,又將穿越者的態度,連同秦錚給出的三個建議,都十分詳細的講了一遍。

聽完了袁世凱的講之後,幾位軍機大臣商議了一,認為還是應該拒絕俄國的條件。其實幾位軍機大臣心裏都偏向拒絕俄國,一來是俄國過於蠻橫無禮,幾個人對俄國都沒有什麼好感,而相比之下、英美,甚致是日本在這個時代的中國人心裏的形像也都要比俄國好得多,日本雖然在甲午戰爭中擊敗了清廷,但後來也比較注重修複和清廷的關係,在戊戌變法期間,伊蕂博文還到中國來訪問,並且受到光緒的接見,如果不是戊戌變法草草收場,伊蕂博文可能會擔任中國變法的顧問,而在庚子國變期間,日軍相對來還算是軍紀較好的。

另外海外華人也答應出手相助了,雖然幾位軍機大臣都清楚,秦錚所獻的三策中,清廷是絕不會選擇上策的,而且多半是會選用下策,但不管怎麼,海外華人答應出手,這也讓眾人覺得有了一些和俄國叫板的底氣,萬一真鬧僵了,自己這邊還有個依靠。

於是就在第二,幾位軍機大臣聯決進宮訖見慈禧、光緒,陳述利害,建議立刻回絕俄國,並要求俄國尊守【交收東三省條約】。慈禧對國際局勢並不怎麼精通,但她對這幾名軍機大臣還是相信的,而且又問了一些詳細的情況,這才終於下定了決心,正式俄國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