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錚道:“請朝廷盡管放心,如果俄國真敢進犯山海關,我們願請纓出戰,必教俄國重蹈覆轍,再敗一次。不過我認為俄國雖大,但不過是外強中幹,表麵上張牙舞爪、聲勢洶洶,但內饢裏卻是空的,因此實不足為懼。若是俄國真有開戰之心,也就不會簽定【交收東三省條約】了。”
袁世凱心裏苦笑,這樣的話也隻有海外華人才有資格得出來,又道:“但俄國就是盤據東三省不走,我們又當如何呢?”
秦錚道:“這也不必擔心,英美日等國,必不會坐視俄國占領我東三省之地,必會幹涉,並支持朝廷收回東三省。”
袁世凱點零頭,道:“秦兄果然是目光如注,不瞞秦兄,英美日三國公使確實都向朝廷發來照會,請朝廷不可答應俄國,並且都會支持朝廷收回東三省之地。”
秦錚嗬嗬笑道:“這不是很好嗎!有英美日三國相助,收回東三省之地,也是指日可待了。”
袁世凱苦笑了一聲,道:“隻是袁某實在想不通,英美日三國為何要助朝廷,日本到還好,因朝鮮歸屬己與俄國交惡,幫助朝廷到不意外,但英美二國卻無利害相關,他們為何又要幫助朝廷?何況俄國亦有盟友法國,且與德國素有交好,有此二國相助,也未必會怕英美日三國吧?”
秦錚道:“慰亭兄何以見得於英美二國無利害相關呢?又何以見得德法二國會助俄國?”
袁世凱怔了一怔,立刻聽出秦錚這話的意思,於是拱了拱手,道:“袁某愚頓,還請秦兄不吝賜教。”
秦錚笑了一笑,道:“不過此事來到是話長了,因為要將英法德俄美日各國之間的關係講清楚,才能釋慰亭兄心中之惑。”
袁世凱聽了,也不禁大感興趣,要他對各國之間的關係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卻仍然被搞得一頭霧水,如英俄、德法等國分明有仇,但卻聯手組織八國聯軍入侵中國,而法俄分明是盟友,但法國似乎對俄國並沒有什麼支持;法德俄三國曾迫使日本放棄遼東半島,但日本卻向法德二國購買軍艦,這一團糊塗帳,袁世凱根本就算不清楚。而現在聽秦錚要將各國之間的關係講清楚,袁世凱自然也想了解,這樣以後自己和各國打交道,心裏也有底。於是道:“還望秦兄教我,袁某當洗耳恭聽。”
秦錚也點零頭,這才將世界的大格局,歐洲各國之間的關係,英俄矛盾、法德矛盾、英徳矛盾、法俄同盟、英日同盟、德俄關係,美國隔岸觀火,以及各種關係之間的聯係等等,都向袁世凱詳細的講了一遍,差不多了一個多時。
而袁世凱也聽得入了神,因為歐洲各國的這些關係他也聽過一些,但一來是所知不全,二來並沒有把這些關係聯係起來考慮,因此才會覺得一頭霧水,理不斷剪還亂,而秦錚的這一番講,才給袁世凱梳理清楚了各國之間的關係,而以前各國一切冒似不合理的行為,也都有其內在的道理。
於是袁世凱恍然大悟,不甴得概歎道:“秦兄,聞君一席話,確實要勝讀十年書啊。”
其實袁世凱在清廷也算是有見識、知洋務的人,但他也和這個時代所有搞洋務的中國人一樣,存在著巨大的局限性,隻能著眼於中國這一部份,最多隻將目光擴大到東亞的範圍,始終無法從世界的大格局來判斷局勢,製定決策,因此清廷在以前的決策中,發生了不少的失誤與錯牛而現在袁世凱才總算是有了一點世界大格局的概念,就是這一點,也讓袁世凱大感這次來青島確實是不虛此校
穩了穩自己的心神,袁世凱才道:“雖現在俄國己無力發動戰爭,但如果朝廷拒絕俄國的要求,俄國必不會再撤出東三省了。”
秦錚點零頭,道:“這是自然,而俄國不撤離東三者,首當其危者乃是日本,而英美兩國為遏製俄國,必會全力支持日本向俄國發動戰爭,因此日俄之間遲則一年,多則三年,必有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