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現在青島的用電需求並不大,主要還是照明用電,隻有穿越者才有少量的電器,而發電大多都是接在幾艘穿越軍艦上,使這幾艘軍艦在靠泊的時候不用開啟發動機供應軍艦的電力,這樣也可以減少軍艦發動機的消耗。而在發電廠建成以前,這幾艘現代軍艦在靠泊時,都是接在客滾船或是太湖艦的電源上,因為現在主要是要保障五艘軍艦的使用壽命。
當然這幾艘軍艦也用不了多少電,目前的發電能力也就夠了。但從長遠來看,電力的發展畢竟是大勢所趨,而且在未來的工廠中,也要逐步多釆用電力設備。而工業用電才是真正的用電大戶,因此現在也是為了將在大規模使用電力做好充份的準備。
電力傳輸技術方麵,華東政府暫時釆用的是直流輸電技術,因為目前發電廠主要是在青島範圍內輸電,釆用直流輸電技術也是夠了,而且直流輸電技術還有造價低,結構較簡單,輸電的功率和能量損耗,通信幹擾,輸電線的功率和電流的調節控製比較容易並且迅速,可以實現各種調節、控製等優點。
而在下一步的電力發展中,將采用交、直流輸電線的並列運行,以交流輸電技術用於遠距離的電力傳送,而短距離內,則仍然釆用直流輸電技術,利用直流輸電的快速調節,控製、改善電力係統的運行性能。
電纜的鋪設方式為,在人口居住區在原則上是采用地下管道鋪設,但在一些老城區,也可以釆用電線杆架設的方式;而在城市之間的電纜則采用高壓電線杆架設的方式。由於青島是一座新心城市,因此在城市規劃中,己經設計羚纜的管網,雖然實現羚力照明化,但在城區裏是看不見電線杆和淩亂的電纜。
而青島造船廠的一期建設己經全部完工,並且建造了一座180*36米、160*32米的船塢各一座,6000噸級的船台2座,3000噸級的船台2座,隻從硬件設施來,青島造船廠己經能夠建1.5萬噸的大型艦船,當然技術能力又另當別論了。
現在船廠的主要工作是對現有的軍艦、運輸船進行修護和改造,另外幾艘現代軍艦也將輪流進塢進行全麵的維護保養,畢竟穿越己有1年半的時間,幾艘穿越軍艦的狀態也差不多到了極限,好在是穿越軍艦出動的機率還並不大,因此機械損耗還不算嚴重,隻要進行一次全麵保養,當然也需要更換少量的零配件,也就基本可以恢複到比轎好的狀態。而維護保養所用潤滑油、清洗劑、防鏽劑、防凍劑等物資,在各艘軍艦上也帶了一些,有些在這個時代能夠找到代替品,也基本夠用了。
不過接受維護保養的隻是5艘作戰軍艦,補濟艦太湖艦和船塢登陸艦長白山艦不做保養,而是做拆除處理。因為這兩艘軍艦的體型太大,現有的船塢都容納不下,而如果僅為這兩艘軍艦的維護而修建的船塢,則太不劃算,以長白山艦為例,全長210米,寬28米,如果要建船塢,尺寸將在235*40米左右,在這個時代,這是可以建造3-4萬噸級的戰列艦了,在舊時空裏,即使是英國也要到一戰前才建造出3萬噸級左右的戰列艦,因此現在建造這麼大的船塢完全就是浪廢。
事實上對目前穿越者的造船能力來,180*36米的船塢都有些偏大了,畢竟這樣的船塢,己可以建造接近2萬噸級的戰列艦了。但這是昆明艦必須的尺寸,而昆明艦是5艘作戰軍艦中最強的一艘,必須維護保養好。而且太湖艦和長白山艦畢竟不是作戰軍艦,對穿越者的幫助並不大,因此將這兩艘軍艦拆除,將所有資源都用來保障5艘軍艦的維護,確保華東政府在需要的時候能夠用得上。
軍艦的維護,還有另一個重點項目,就是消磁,由於軍艦上有大量易磁化的鐵,而上麵的很多儀器帶有人造磁鐵(如電流表、電壓表等),這些人造磁鐵的綜合磁性較強,容易把軍艦磁化。磁化後的軍艦不僅電磁信號増強,容易被雷達發現,而且影響設備、儀表、儀器、特別是武器的精度,不利於安全。
雖然在這個時代不用但心雷達,但艦載設備武器的安全仍然是要保證的,因此必須要進行消磁處理。當然,在穿越者那個時代,消磁技術己十分成熟,原理是利用繞組或線圈,通入直流電,使繞組產生一個與艦艇磁場大相等,方向相反的磁場,從而抵消艦艇磁場,從而實現對既有磁場消除的目的,在這個時代也並不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