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隻是一個插曲,詹佑的注意力仍然還是鐵路工程上,雖然這一段的路線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施工工藝,但詹佑還是十分認真的觀察施工情況,隻見這條路線上的施工人員雖多,但秩序井然,有人搬運材料配件,有人放線定位、測量距離,有人堆填礫石、布設軌枕,有人安裝鋼軌,並加以固定;還有人拿著尺距檢查尺寸位置,及鋪設安裝的質量。各施工班組人員各施其責,有條不紊、忙而不亂。詹佑也看得佩服不己,就算是自己帶隊施工也不過如此。
另外詹佑也注意到,每一個工人,包括俄國俘虜在內,都穿著統一的著裝,頭戴藤編的圓帽,身裝緊的帆布工作服,在膝肘等易磨處都有加厚,背後印著“四方工廠”的字樣,腳穿皮靴,手帶手套;而且在高處施工,還係有安全帶。也有少量人在工作服外還加了一件馬甲,戴得也是不知什麼材質的帽子,紅黃白藍綠、顏色各異。在顯眼處還掛著許多標語,寫著: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
“安全生產責任重於泰山”
“安全生產人人有責”
“百年大計質量先、安全生產記心間”
而姚善學對詹佑解釋,原來這些措施都是為了加強施工人員,以施工現場的安全,另外還有十幾條安全規則,都是必須強製執行,到目前為此,膠濟鐵路的施工沒有出現重大的安全事故,無一人死亡,傷者也不超過10人。
這也讓詹佑大為震驚,因為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對安全的重視程度都遠不及海外華人,國外到還好些,多少也有些安全措施、安全規則,而國內的安全措施基本為零,安全規則也是有等於無,施工現場的安全,全靠現場人員的自覺,因此鐵路建設施工也是事故不斷,一條鐵路的施工完成,往往要付岀十幾條人命代價。而像海外華人這樣重視安全問題,是絕無僅有的。
其實加強施工安全,是穿越者從舊時空帶來的良好習慣,也是現在施工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既使是在舊時空裏,施工安全也是一個大難題,這一方麵是工饒素質不高,對安全措施漠視,另一方麵也是饒惰性,覺得安全措施太麻煩,能偷一點懶也是好的。而這個時代的工人更是缺少安全生產的觀念,對安全措施覺得十分麻煩,如安全帽、手套本來是為了保護工人,但帶著安全帽、手套施工,也確實有些不便,還有綁安全帶,往往要花去不少時間,有的工人還認為這是穿越者有意在整人,甚至有人表示:自己的生死和華東政府無關。
不過華東政府仍然堅持安全責任的標準決不能降低,必須嚴格的管理,並且製定了嚴厲的經濟懲罰措施,並對經常性違反安全條例的工人就直按開除,總算將安全生產的原則給堅決的慣徹下去,而帶來的後果就是安全生產事故率極低。
在施工現場轉了一圈,用了近一個時的時間,姚善學又陪著詹佑到現場的指揮辦公區、庫房設備區、工人生活區也都參觀了一遍。而給詹佑留下深刻印像的是工人生活區的環境,穿越者為工人修建了整齊的房屋和床鋪,因此整個工人生活區看起來十分整齊、幹淨,甚致比一些農村的家庭都要看著舒服。另外在生活區內還設有專門的食堂和吃飯的餐廳、浴室、醫務室,而工饒衣服、鋪蓋等物也都有專人清洗,晾曬,每都可以領到清洗幹淨的工作服、手套、皮鞋和安全帽。
而以詹佑的見識,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這種建設項目施工工饒生活區幾乎就是不堪入目,髒亂差臭俱全,比貧民窟強不了多少,而且工饒吃穿都是自理,更是進一步造城了生活區的混亂,這一方麵是投資方不願在工饒生活設施方麵多投入,多管理,畢竟那是要花錢的;另一方麵也確實是工人自身的素質也不高,能混就混,能忍就忍。
但穿越穿者的理念和這個時代不同,雖然在工饒生活設施方麵確實要多投入一些費用,但讓工人吃好、喝好、休息好,卻可以能讓工人全身心的投入到施工中,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可以提高整個工程的進度、質量,如果項目能提前完工,提前投入生產運營,所賺取的收入要遠遠大於為工饒生活設施投入的開支。詹佑聽了姚學善的解釋明以後,也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