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工業(二)(2 / 2)

早上,詹佑在楊育新的陪同下,來到青島鋼鐵廠的1號高爐前。高爐煉鐵的設備當然並不是隻有一座高爐,而是一整套係統設備,包括有高爐,熱風爐、粉煤倉、噴吹站、配料間、上料傳送車或上料傳送皮帶、軌道、鐵水罐車或是鐵水槽等等,這還不算配套煉鋼的生產車間或是鑄造車間,這整個一套係統的占地達千餘平米。而在這一套係統設備的左邊,還並排正在進行著另一套係統設備的施工建設。

這時高聳入雲的高爐頂部還在噴吐著濃厚的黑煙,而除了熱風爐還在繼續在向高爐內吹鼓熱風之外,其他的設備均己停止了工作,在高爐前圍聚著10餘名戴著安全帽的工人,其中有2、3個外國人,安全線外,己站滿了鋼鐵廠的工人,以及在現場維持秩序的警察。而在高爐右方約200餘米的地方,己搭好了一座主席台,台前放置著數排椅子,大約有近200個座位,詹佑和楊育新被安排在第一排就座。隨他們一起來的學生也來到現場,並在後排坐下,因為這正是像這些學生們展示華東政府工業化建設的大好機會。

時間不長,夏博海、秦錚等領導人在台上就坐,而台下也己坐滿了人,青島鋼鐵廠的廠長徐浩揚首先在主席台上至歡迎辭,並且大談鋼鐵廠的建設發展規化。在德國方麵協助完成了2座高爐和2座平爐、2座轉爐之後,還將繼續再修建兩座同等級的高爐和2座平爐,做為第一生產區。全部工程預計將在1905年全部完工,產量將達年產鋼材10萬噸以上。

這個時候漢陽鐵廠隻有3座248m3的高爐,平爐、轉爐各2座,年產鋼約6萬噸。而日本的八幡製鐵所的第一座高爐雖然在1901年11月18日開始作業,但在出鐵水時熔鐵爐的爐門打不開,熔融的鐵水不能流出,造成失敗,一直要到1904年7月,改造後的第一號高爐才會重新作業成功。因此青島鋼鐵廠完成第一生產區的建設之後,將超越漢陽鐵廠,成為亞洲最大的鋼鐵廠。

而且青島鋼鐵廠還將進行第二生產區的建設,將再建造4座500m3的高爐,100噸的平爐2座、100噸的轉爐2座,將於1910年完成全部工程,而預計的目標是將產能才提升兩倍,達到年產鋼30萬噸的水平。

徐浩揚的發言也贏得了陣陣的掌聲,而就在這時,德國工程師齊格尓從高爐邊來到主席台上,告訴徐浩揚可以開爐了。於是徐浩揚趕忙從主席台下來,戴上了安全帽,和齊格爾一起趕到1號高爐前。

而這時在主席台上、台下的所有人都站了起來,全部都看向1號高爐的方向,隻等著開爐出鐵水,不過由於有日本八幡製鐵所的開爐失敗經曆,而且八幡製鐵所就是從德國引進全套設備和技術,因此這時所有饒心也都懸了起來,不知道青島鋼鐵廠會不會重導覆轍。

這時最緊張的還是青島鋼鐵廠的廠長徐浩揚,他並不是煉鋼專業出身的人,對煉鋼技術的了解僅僅隻限於某個穿越的愛好者提供的一份【穿越技術大全】中的有關記載,和其他的一些關於煉鋼冶鐵的技術文章。當然在穿越者中也沒有懂煉鋼的人,徐浩揚能出任青島鋼鐵廠的廠長,主要是他提出的管理模式,在技術上隻能依靠德國派來的工程技術人員。但如果開爐失敗,無疑會在自己的履曆中留下一筆。因此這時徐浩揚站在熱浪翻滾的1號高爐前,拿著發令旗的右手也禁不住有些發抖。

齊格爾到是明白他的心理,語氣堅定的道:“廠長先生,請下令吧,我可以保證不會有問題的。”

徐浩揚看了看這個有些發福的德國老頭,也知道在這個時候隻能信任他了,於是咬了咬牙,將發令旗高高的羊起,用力的向下一揮,大聲道:“開爐。”

負責開爐的工人們早己經到位了,聽到徐浩揚的命令之後,立刻一起用力的扳動鉸臂,並齊聲高喊著:“開爐門了。”

隻見爐門應聲開啟,隨著大量冒出的白色蒸汽,一股鮮紅的鐵水從爐門中流出,傾泄到水槽中,一直流向煉鋼車間而去。

而這時在1號高爐的傍邊,立刻響起了一陣歡呼的聲音,慶賀開爐成功,不少人將帽子、毛巾等物品扔上空。而在主席台上下,也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就連詹佑也被這股氣氛所感染,激動的拍起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