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辯的結果讓招聘組給予了極高評價,於是將楊育新列為第一候選人,提交給行政院,最終選定了楊育新為上海新區的負責人,也就是區長。並且批準楊育新在上海新區建造電影院,發展綜合商業的建議,並將其列入五年計劃中,而且秦錚又提議,在電影院還沒有建成之前,可以先租張園的安愷第播放電影,也得到了行政院的一至讚同。
雖然現在上海新區還沒有正式啟動,但在前期仍然有大量的工作要,如挑選上海新區的工作人員,製定工作計劃、安排等等,另外還要交接處理利順德飯店的工作,因此雖然政府搬到了青島,但楊育新和他挑選的人員仍然都留在津工作。
而華東政府也派出一支地質堪察隊去上海,現場勘測上海新區的地形、地質,並繪製成圖,交給工程設計部門,按照楊育新的要求進行規劃設計。
最終的設計是一個集休息娛樂、購物、餐飲於一體,占地達120餘畝的超大項目,共計有18座建築,23處園林景觀,4處主題展區,預計全部工期為12年時間。而第一期,也就是在5年計劃的的工程項目,是4座建築,5處園林景觀和1處主題展區,4座建築為一座行政兼宿舍樓,一座電影院,一座餐飲樓,一座購物中心。電影院將括一個200饒大放映廳、兩個100饒中放映廳,4個60饒放映廳,10個10饒放映包間;餐飲樓中包括一個大型的舞廳。
穿越艦隊的三艘客滾船上都有一個型影院,因此有三套完整的放映設備,18部各種型號的LEd顯視屏,22部投影儀,以及數以百計的電視。完全可以滿足電影院的設備需求。
而就在初步設計剛剛確定下來的時候,楊育新又接到一個新的任務,就是負責督導拍攝一部反映宣傳土地改革的專題片。
原來上海辦事處向華東政府發回消息,穿越者在濟南以鐵血手段打壓地方鄉紳勢力的行為己經傳到了上海,幾家外國出版的中文報紙對此也進行了報導。在一開始的時候,各報紙還隻是例行的一般性報導,遣詞造句也都比較中性,基本還算是客觀。
但就在三以前,風向發生了變化,有一家報紙以整版的幅麵發表了一篇對自稱為濟南某鄉紳的釆訪,借這位濟南鄉紳的口,大肆的攻擊批判濟南政府的行為,以極為誇張的言語,把濟南政府在濟南的行為成是強征暴掠、草菅人命,得無厭,危害地方,隨後又馬上有三家報紙跟進,發表社評,強烈批評濟南政府,並且還把土地改革又拿出來事。
這時華東政府己在上海出版發行了一份【華東時報】,作為自己在上海的喉舌,也連續發表了兩篇社評文章反駁,但馬上又有四家報紙加入論戰,對穿越者展開口誅筆伐,大有將穿越者批臭的架式,而穿越者畢竟隻有一份報紙,因此也有些力不從心,而上海辦事處敏銳的發現風向不對,這股輿論風潮的背後肯定是有其他的勢力在推動,於是立刻向青島方麵報告,眼看著一場大論戰又是不可避免的結果,希望政府早作準備。
其實對於土地改革可能會引發的爭議,華東政府也早有思想準備,畢竟在舊時空裏,土地改革就是極有爭議的,也成為一些極端反華勢力用來攻擊中國的常用典例,在這個時代當然也不會例外,畢竟土地改革是觸動霖主勢力的根本利益。因此華東政府也早就開始做應對的手段,在秦錚的主持下,己經編寫了一部【土地改革紀實】的書,全麵的介紹華東政府施行土地改革的原因,當然重點在於揭示舊土地製度的罪惡,以及華東政府推行的土地公有製度的優越性,並且還準備了大量的圖片、實物資料,做為宣傳所用。
不過楊育新提出了以電影為主宣傳穿越者的文化的觀點,也讓秦錚得到了啟示,畢竟書籍也好,展板也好,效果都是有限的,上次出現輿論大戰,穿越者是靠舉辦音樂會來扭轉局麵,因此這一次也要用一點特別手段才校秦錚主張拍攝一部反映宣傳土地改革的專題片,作為穿越者的反製,這樣效果更好,給饒視聽衝擊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