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年度總結〔三〕(2 / 2)

在1902年華東政府的主要任務穩定統治基礎,並且盡力發展經濟。首先是要全麵實際控製山東省的全部地區,建立地方行政體係;其次是完成山東省的土地改革任務,改善農民的生活,發展農業生產;進一步完善政府的機構、取能和軍隊建設;建立華東政府自己的金融體係,並在下半年的時候,正式發行華東政府的;而最後則是開展華東政府的五年計劃的第一年建設計劃。

而1902年的財政預算為4018萬兩白銀,其中五年計劃第一年的投資約為1200萬白銀;軍費為1255萬白銀,雖然在1902年預計不會發生戰爭,但軍隊的建設還是要繼續進行,因此軍費占到了全部財政支出的30%左右,這是一個極高的比例,當然這在政府成立之初的特有現像,隨著統治穩定,軍費的比例會逐漸產少。預計1902年的政府財政收入大約在4000萬白銀左右,基本可以達到收支的平衡。

不過這畢竟是華東政府第一次做財政預算,缺少相應的經驗,因此還是預留了1000萬白銀的預備金,以防有意外事件發生。

最後是簡單介紹了一下五年計劃的內容,將在5年的時間內,完成45個項目的建設,也被稱為“四五工程”包括有23個工業項目,15個基礎建設項目,7個民生市政公共項目,預計完成這個5年計劃,將需要投資7000至8000萬兩白銀。

其中工業項目占到一半以上,分為15個重工業項目,8個輕工業項目,明華東政府是將工業化做為這個5年計劃的重點,而完成了這個五年計劃以後,基本可以建成初步的工業基礎,並且培養一批產業工人。而在各項目所需要的設備、技術,可以合理使用外國設備與技術,原則是首先解決有無,而在此基礎上,將盡力選擇先進的技術設備,但引進技術之後,要盡量消化吸收,在這個5年計劃結束之後,力爭引進的一半設備、技術可以自行解決。

基礎建設主要是鐵路、公路、碼頭等項目,除了膠濟鐵路之外,還規化了兩條鐵路,一條是從濟南徳州至兗州騰縣的濟兗鐵路,全長約330公裏,另一條則是連接青島、威海、蓬萊的青蓬鐵路,全長約380餘公裏;這三條鐵路都建成以後,將使山東省的鐵路總長達到1100公裏,並且初步形成山東的鐵路網布局。而除了鐵路之外,還將興建一條貫通山東東西的公路,做為鐵路的輔助。

民生市政公共項目主要是學校、農場、體育場等。

當然,這45個項目的俱體情況,分配等等,都將在隨後幾的會議中逐項討論,並且由元老議院進行投票表決通過。

結果會議一連開了5,才將全部的45個項目都確定下來,其中青島一共獲得了15個項目,成為最大的贏家,不過這15個項目,有8個都是原有,或是己經確定的項目,包括靑島兵工廠、靑島造船廠,青島港口、發電廠、鋼鐵廠、四方機車廠、行政區建設等,而新增加的7項目是機械製造廠、冶金廠、化工廠、食品加工廠、山東公路、青蓬鐵路、及一個體育場。青島的項目主要是以重工業為主,有一些重工業項目基本都青島獨一無二,也充份體顯了青島的首都地位。

津獲得了10個項目,其中津船廠、港口、紡織廠、學校均是己經確定的項目,新增的項目有發電廠、水泥廠、食品加工廠、造紙廠、皮革廠、造紙廠。大多都是輕工業項目,這也體現了津以物流經濟為主的特點。

濟南雖然隻獲得了8個項目,但除了膠濟鐵路之外,其他都是新項目,包括有濟兗鐵路、發電廠、兵工廠、紡織廠、水泥廠、農場、學校,因此也並不算差。王勝對這個結果也是非常滿意,這8個項目十分平均,重輕工業、基礎建設、民生市政都有,並沒有偏向某一個方麵,不僅可以極大的促進濟南在這5年以內的社會經濟發展,而且一但完成了這個五年計劃,將可以使濟南的工業水平大大前進一步。

而尚未正式啟動的上海新區,也獲了三個項目,分別是碼頭,和新區行政大樓,及另一個基礎建設項目。

剩下還有七個項目暫時沒有確定下來,因為現在華東集團還沒有完全建立對山東全省的有效統治,因此還不能確定這七個項目的建設地點,好在是四五工程並不是要一起上馬,因此可以等明年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