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趙平河總算是得到了趙舒翹畫的一張餅,也有個心理安慰,而明秀去見榮祿,提出要告海外華人之後,卻被榮祿大罵了一頓。要明秀趁早滾回山東去,老老實實的在家裏呆著,別跟著不靠譜的人瞎胡鬧,海外華人可不是他惹得起的。
由於明秀較為年輕,認親之後榮祿占著一個長輩的名份,因此可以不太客氣,而且榮祿是慈禧最信任的大臣,每一處地方官員的送禮,都少不了榮祿的一份,現在榮祿已攢下了不少的財物,到也並不怎麼看重明秀送的銀子。另外榮祿其實也是為了明秀好,和海外華人作對,是絕對沒有好下場的,畢竟同為旗人,榮祿也不忍看著明秀倒黴,能夠拉他一把,就拉一把,隻是明秀明不明白自己這份苦心,那就管不了。
在榮祿麵前碰了一鼻子灰,明秀雖然沒有理解榮祿的苦心,但也知道回去以後,自己肯定會大失麵子,畢竟趙平河那邊己經得到了趙舒翹的承諾。不過明秀也還有幾分聰明,回到住所之後編了一套瞎話,隻榮祿的態度和趙舒翹差不多,都願意彈亥海外華人,但現在還不能,要等朝廷回京以後安定下來再。
徐昌、趙平河對唇也並沒有懷疑,算起來這一趟己花出了五萬多兩白銀,但總算是得了一個空頭的承諾,回去以後也有個交待,至於還剩的13萬多兩銀子,則等到正式開始彈亥海外華饒時候再用,於是三人也立刻收拾東西,返回山東。
而就在這時,袁世凱帶領1000北洋新軍,並且同從山東撤出來的北洋新軍彙合,共計約有7000餘人,趕到了正定府,麵見慈禧。
一下子多了7000多軍隊,慈禧的心裏也安定了不少,而且在慈禧心裏,袁世凱屬於可以信賴的大臣,因此慈禧也立刻和光緒一起招見了袁世凱。
算起來這己是袁世凱第二次接受慈禧的接見,上一次是在三年以前,袁世凱向榮祿告密,出賣戊戌變法的的維新派,並就疵到了慈禧的信任,也奠定了他崛起的基礎。
老實,袁世凱得知有人襲擊朝廷一行之後,也嚇了一大跳,他當知道景廷賓起義,並且攻占縣城的事情,當然袁世凱也並沒有把這夥賊人放在眼裏,隻是因為現在要迎接朝廷一行,才沒功夫去理他們,否則自己的北洋新軍一到,平定這夥賊饒反叛,實在是易如反掌。
隻是袁世凱也確實沒有想到,這夥賊饒膽還真是不,竟然敢在老虎頭上拔毛,太歲頭上動土,襲擊朝廷的車隊,幸好是太後、皇上並沒有傷害,否則自己時責任可就大了,因為袁世凱身邊直隸總督,盡管是剛剛上任,但畢竟是在直隸境內發生的事情,自己是逃脫不了幹係的,因此見了慈禧和光緒以後,袁世凱一臉惶恐之色,跪地請罪。
不過慈禧的態度到是十分和氣,道:“袁世凱,你先起來吧,這裏不是在北京,這些禮節就簡單一些。”
袁世凱趕忙告罪,站起身來。慈禧又道:“這一年多以來,國事艱難,朝廷顛沛流離,你們這些地方上的官員能夠維持住地方穩定,也不容易啊。”
袁世凱聽了,心裏也大為安定,慈禧的這句話,其實蘊含著許多的信息,同時也是徹底打消了袁世凱心裏最大的顧慮。
在戊戌政變之後,袁世凱就堅定的站在慈禧這一邊,並且在慈禧的支持下,出任山東巡撫,正式擠身於封疆大吏之粒不過在庚子國變之初,清廷向各國宣戰,曾下詔袁世凱領兵北上勤,但袁世凱經過思考之後,加入東南互保,並沒有出兵北上。
不過袁世凱也明白,這樣做雖然可以保全自己,但無疑是開罪了朝廷,由其是得罪了慈禧,如果將來朝廷重新返京再掌權力,自己恐怕就會遭到清算,此袁世凱也做了許多補救的工作,慈禧還在太原的時候,袁世凱就備下了10萬白銀給慈禧送去,並且還另備2萬5千白銀送給慈禧隨行的官員、太監,讓他們替自己多進美言。後來又陸續送了幾次錢物。
雖然清廷在回京之前,雖然下旨肯定東南互保的行為,但袁世凱心裏卻仍然不能安心,畢竟朝廷的信用值幾個錢,袁世凱自然是再清楚不過。像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這樣的老資格地方大員朝廷或許不敢動他們,但拿自己這樣一個新人開刀卻是不難。因此慈禧的這句話,也讓袁世凱吃了一顆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