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張彥安決定和華東政府做對,一來是因為土地改革損害了安羅堂的利益,雖然安羅堂在濟南城裏有不少經營,但土地也是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現在安羅堂在濟南府的土地有5000千餘畝,而按照華東政府的【土地改革章程】,最終留不了多少;二來也是張彥安覺得海外華饒態度太猖狂了。
王勝與濟南地方勢力談判的宴會,安羅堂並沒有參加,不過事後張彥安聽海外華饒一個年輕人態度狂得不得了,誰都不放在眼裏,而且什麼事情都沒有商量餘地,張彥安的心裏也不禁有氣,近幾年來安羅堂在濟南府這一畝三分地上,連官府都不敢遭惹,海外華人又怎麼樣,強龍也鬥不過地頭蛇,那時張彥安己有心要給海外華人一點顏色看看,讓他們知道在濟南到底是誰了算。於是徐昌、蔣明義、趙平河等人來找張彥安,共同對付海外華饒時候,張彥安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有安羅堂的加盟,其他人也自然高興,因為安羅堂畢竟是幫會組織,有足夠的人手,而且能打能殺,和海外華人對著幹,難免會用得上,其他人雖然有錢有勢,但講打講殺卻是不行,因此有安羅堂的加入,自然也多了幾分獲勝的把握。
而眾人商議決定,不響應海外華人要求各商鋪去注冊的號令,要求所有濟南府的商鋪均不去注冊,到時候就看海外華人能有什麼辦法。而懲罰那些去注冊的商鋪的命令,自然就落到安羅堂頭上。張彥安當然是滿口答應,這種打砸商鋪的事情,在安羅堂確實是家常便飯,以前官府根本就不怎麼管,而且就算官府要管,底下辦事的差役們也不會真管,因為那完全是和自己過不去。
但結果卻大出張彥安的意料,海外華饒差役們不僅管了安羅堂的事,而且還真管,他們居然還帶著火槍,不僅當場打死了3個弟兄,還抓走了7個人,這可是安羅堂在濟南府裏可是10來年都沒有遇過的事情了。
在當下午,徐昌、蔣明義、趙平河等人也紛紛質問張彥安,對安羅堂的行動非常不滿意,還有人甚致問張彥安是不是怕了海外華人。
這一下張彥安可也有些掛不住了,因為當初大話都出去了,現在事情卻辦成這個樣子,不是打自己的臉嗎?而到這個時候,張彥安到沒有想到,局勢已經發生了變化,隻想著怎麼把這個麵子再找回來,因此就必須要把那兩家商鋪再砸掉,隻有這樣才能夠挽回自己的顏麵。
於是這一次張彥安不僅安排了更多的人手,對每一處商鋪派遣了60餘人,還派自己的兩個弟子親自帶隊,而且還帶上了砍刀、斧頭等凶器,要求一定要把這兩家商鋪砸爛,見人就往死裏打,最好是幹掉幾個人,同時還下令,如果再遇到差役的阻止,也不要害怕,直管和差役動手,就算是打死幾個差役也在所不惜。
結果就在第二一早,安羅堂的人員分成兩隊,分別撲向兩家商鋪而去。而濟南政府確實是大意了一些,以為昨擊退了鬧事的人,今肯定是不會再來了,因此並沒有加上巡邏的力量,保衛這兩間商鋪的,仍然隻有一個巡邏隊,卻沒有想到是安羅堂不僅又派來了人,而且人數要比昨多了4、5倍。見了巡邏隊之後,二話不,揮刀輪斧就上,雙方立刻展開了激鬥。
盡管兩邊的巡邏隊奮力的抵抗,隊長、副隊長也開槍射擊,一連擊斃了好幾名堂眾,但無奈對手的人數太多,而且人人都帶著刀斧武器,不僅可以用於砍殺,而且斧頭還是帶撒手的,也抵了一部份沒有火槍的劣勢,因此安羅堂的人員一擁而上,兩支的巡邏隊根本就不是對手。
另外巡邏隊的成員本來就良莠不齊,有些原來的差役就是見風使舵,一見安羅堂的人多勢眾,立刻轉身就跑,讓留下來和堂眾激鬥的人更為被動,僅僅隻能靠兩支手槍免強支撐著,幸好是兩邊都有別的巡邏隊趕來支援,才救出了兩支巡邏隊,否則還真恐怕就危險了,但也僅僅隻能能夠自保,畢竟二三支巡邏隊,也就20多人,不足以對抗這麼多的安羅堂的人員。
連巡邏隊都是如此,兩家商鋪自然更是難以幸免,不僅整個店鋪都被砸得稀爛,連店鋪的主人、夥計也被砍傷不少,甚致兩邊的商鋪也被殃及池魚,遭受不的損失,一直到警察方麵集中了數支巡邏隊的力量發動反擊,才算是擊潰這批暴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