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在領導人方麵,夏博海以8成的高得票率當選為政府主席,而同時112名議員也都一同選舉產生,秦錚也十分輕易的當選為議員。
選舉結束以後,所有議員都在津彙合,正式就職,並且進行議會的議長、還有16名委員的選舉,根居規則,要想競選議長,需要得到10名議員的共同提名,每個候選人可以獲得20分鍾的演講和答疑時間,然後由全體議員投票,共分兩輪投票,如果在第一輪投票中,有饒得票超過半數,則可直接當選,如果沒有人超過半數,則由得票前兩位的候選人再進行第二輪投票,決出最後的當選人。
而競選委員方麵,則需要得到5名議員的共同提名,然後甴全體議員投票,投票隻進行一輪,前16名候選人即當選委員。如共同提名人數不足16名,剩餘人員將由議長直接指定。
最終秦錚在第一輪的投案中就獲得112名議員中77人投票,以絕對的優勢當選為議長,而其餘16名委員也一並產生,這樣議會的組織機構也全部完善,可以開始討論議案。
不過現在夏博海還沒有正式就職,而是正在考慮新一屆政府的行政班底的人選提名,因此議會暫時也沒有議案可討論,不過正好利用這段時間,完善議會的各項製度規則。
首先是議會的正式名稱要明確下來,備選的幾個名稱如議會、國會、立法院、人民代表大會、元老院等都有支持者,而眾議員也都十分積極的發言,闡述自己的理由,同時也不忘貶底其他的名稱,議會的名稱過於普通;國會則是現在還沒有正式建國,不能使用;立法院顯得檔次太底,在舊時空裏,隻有民國和台灣才用這個名稱,太晦氣了;人民代表大會則是因為現在的議會不能代表全體人民而名不副實;元老院則顯得太複古,結果眾議員們互相對懟,爭吵,幾乎不可開交,要不是秦錚和16名委員極時阻止,估計會吵個沒完。
當然最終的結果還是由投票決定,而元老院獲得了41票,在所有名稱中得票最多,雖然這個名稱有些複古的味道,但考慮到在正式建國之後,所有的穿越者自然都是國家的元老,因此這個名稱也算是貼切,這也是多數穿越者選擇這個名稱的原因,另外根據先前執委會擴大會議確定的製度,在正式建國之後,也可以以元老院的名議,並入到全國選舉的大議會中,形成一個類似於參議院存在的獨立機構。
而不管怎麼,投票的結果己經確實,既使是不喜歡這個名稱的穿越者也隻能接受,因此最終的正式名議定為華東政府元老議院,簡稱元老議院或元老院。
接著又討論通過了數項製度,元老議院將三年選舉一次;每次選舉前30將根據穿越者的分布情況,重新調整選舉分區;所有議員、委員、議長均可無限期連任;元老議院可以使用本土人為工作人員,但在議院討論時,非議員工作人員均不得進入會場,以及議長、委員的責權範圍等等。
議長的責權範圍主要在五個方麵:
一是召集以及主持全院會議,對議案表決以及宣布表決結果、暫停或恢複會議以及休會;
二是審核議員議案的行文以及內容是否符合議事規則,對於不合規則的議案,可以建議修改,或直接禁止討論;
三是裁定會場內發生的事情是否合乎議事規則,在聽取議員發言時,議長若發現該議員發言偏離議題,議長可以裁決其發言離題,並終止其發言。另外,對議員發言時使用不適當的言辭,議長也可以裁決其言辭具影冒犯性”並要求該議員收回言論並道歉;
四是維持會議秩序,對不尊守議會紀律的議員,議長可根據議會規則,驅逐該議員離場,維持會議有序進行,對議員釆用拉布、杯葛等手段,企圖達到癱瘓議事的目時,議長亦有權阻止其發言;
五是為保持客觀中立原則,議長不得就議案進行辯論發言,不得對發言者進行提問,而在舉手表決時,議長最後一個表達自已的立場,以免引響其他議員的決定。
委員的責權範圍主要是協助議長的工作,包括計票統計工作,並且可以向議長提出終止議員發言,或驅逐議員離場的建議,另外對拒不離開會場的議員,可以強製性驅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