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海澄聽了,差一點被氣得吐血,也不知道秦錚是真不懂還是故意氣自己,把心一橫,道:“今日咱家就不跟你多廢話了,拿1萬兩銀孑來,咱家就讓你穿這一身官服,要是不給銀子,咱家立刻就把官服拿走,讓你進不得宮,見不得太後、皇上。”
秦錚笑道:“銀子我們有的是,但一兩都不會給,你要拿走就盡管拿走,沒有這身官服,我照樣可以見太後、皇上,不過就怕是你把官服拿回去交不了差,再想要給我送來,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萬海澄聽了,也不禁氣衝腦門,他在皇宮當差30餘年,從一個普通的太監升到四品花翎總管,還認了李蓮英為幹爸爸,幾乎清廷所有的重臣都接觸過,誰的錢也收過,卻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人。
庚子國變之後,萬海澄做為慈禧點名的少數太監隨慈禧、光緒一起逃出北京,在一路上也受了不少罪,不過到了山西以後,一來是遠離了北京;二來沿途都有地方官員接待,因此也安穩下來不少,而太監們也不甘寂莫,又開始向沿途的地方官員勒索錢財。慈禧自然清禁這些爛事,但本來就是朝廷的慣例,而且這些太監們都和自己共患難,他們原來在宮裏積攢的錢財估計也被八國聯軍搶掠一空了,也應該讓他們撈一點。
當然,慈禧在這方麵自身也不幹淨。原來在宮裏的時候,慈禧就有一個撈錢的門道,就是賣官,積攢下了巨額的財產。到了西安以後,老太婆覺得自己窮了,藏在京城宮裏的私房錢不定已經讓洋鬼子給搶走了,於是又開始大量賣官銜。而平時難以和老佛爺接近的地方官員也活動頻繁,抓住這個機會買官購爵,平民花錢買個官階,候補的花錢買個實授;知縣花錢買個知府知州,因此慈禧為此已經賣了不少官職,又攢下了不少錢。
當然慈禧是不會親自談價收錢,太監們自然充任了中間饒角色,當然也從中抽頭提點,老佛爺吃肉,跟著也可以喝到一些湯。
不過有一次賣官卻賣出個麻煩來,弄得慈禧心裏很不痛快。原來有個姓施的官員,時任潼官廳多年,有點積蓄,想買個道員幹幹。隻是一直苦於沒有門路,慈禧一行到西安後,他認為時機到了。他先派手下買通了李蓮英,李蓮英在一個適當的時機把姓施的要買道員的事情對慈禧了。而慈禧想了一下,告訴李蓮英現在朝廷蒙塵在外,官價到是可以便毅了,但是道員往上就能升任兩司了,至少也得一萬銀子。李蓮英把這個價碼轉告給了姓施的官員,這個官吏大呼真便宜,於是立即開出銀票,派他的手下差人給李蓮英送去。
慈禧一行在西安的行宮實際就是巡撫衙門,不比原來的皇宮大內那麼守衛嚴密,守衛的都是原來的衙役,送錢的人帶著銀票進宮去找李總管,也不知怎麼悶頭悶腦地就闖進了慈禧住的院子。這可是滔大罪,如果在京城這叫做“闖宮”,別是個下人,就是王公大臣,也非剮了不可。結果送錢的人被值班的太監抓住了,問:“誰讓你進來的?”答:“陳大人。”慈禧聞迅大怒。原來“陳”、“岑”兩字用陝西話是同音,慈禧認為這是岑春煊派來監視她的人,於是立即命令把這個人交給岑春煊,大概是想看他怎麼審問。岑春煊一問才知道原委,那個送銀票的饒上司姓“陳”。而最後處理的結果是,那麼“闖宮”的手下被處死,那個想買道員的施某和送錢饒上司陳大人都被革職,當守衛皇宮的所有的衙役全部流放邊疆。至於那張一萬兩的銀票,追查很久居然誰都找不著了,實際是被一夥太監私下裏分了。
雖然萬海澄在西安也聽過一些海外華饒事情,不過他畢竟是內臣,不知道外麵的事,在他看來,既然海外華人受了朝廷的策封,也就是朝廷的臣子,自然也就毫不客氣的開口要錢,而由於這種事情在清廷實在太普遍,誰都己經習以為常了,因此無論是慈禧、李鴻章、慶親王、榮祿、都沒有想到。結果萬海澄在秦錚麵前碰了個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