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切事情,自然是要由陪同海外華人去西安的大臣來從中周旋,所以李鴻章自己這一趟去西安的擔子不輕,可並不是虛言。於是慶親王向李鴻章拱了拱手,道:“多謝少荃教我。”
李鴻章道:“其實以王爺的聰明材智,自然明白其中的厲害,本來用不著我多嘴,但王爺此行的幹係重大,不可輕視,我才不得不幾句,還望王爺見諒。”
慶親王趕忙道:“那裏那裏,多虧了少荃提醒我。”頓了一頓,慶親王又道:“不如這樣吧,讓伯行或是幼樵陪我去一趟西安,萬一有什麼事情,我也好有個人商量。”
其實這個提議正中李鴻章的下懷,因為李經方和張佩綸都和海外華人有不錯的交情,也大體熟悉海外華饒行事作風,因此他們中有一個人跟著慶親王一起去西安,也多了一個可以和海外華人溝通的人,遇到事情也能提醒慶親王。隻是這事李鴻章不便自己主動提出來,而即然是慶親王向李鴻章提出這個要求,李鴻章也就順水推舟,讓李經方隨同慶親王一起去西安。
第二,李鴻章和秦錚會麵,人民軍也如約將皇宮連同正陽門都移交給段祺瑞帶領的北洋新軍駐守管理,不過雙方仍然約定,北京城的治安秩序仍然由人民軍負責,而且清軍同樣也要尊守海外華人製定的規則。不過未經淸軍同意,人民軍也不得再從正陽門出入,或者是進入皇宮。段祺瑞也再三保證,一定會嚴格約束北洋新軍,不使他們違返海外華人製定的規則。
隨後李鴻章立刻向清廷發電,向朝廷報告,自己己經接了皇城。很快就收到了朝廷的回電,對李鴻章進行一番嘉獎,並且要求慶親王和海外華人立刻從北京出發,趕奔西安。
秦錚一行人是在9月6日出發離開北京,正好是穿越者來到這個時代滿一年的時間,而回想這一年以來的穿越集團經曆的發展曆程,秦錚也不禁感概萬千,不管怎麼樣這個時代己經因為穿越者的到來,己經改變了曆史的發展進程,庚子國變得以較為合理的解決,喪權辱國的【辛醜條約】也沒有簽定,這己是很大的成就了。
由於有人民軍同行保護,慶親王也沒有多帶軍隊,隻帶100餘名隨身的護衛,一來有人民軍保衛自已,安全是有足夠的保障;二來也是顯示自己對人民軍的信任,爭取海外華饒好福
一行人馬出了北京城之後,首先是乘座火車到達保定府,這裏是人民軍控製的北京地區南方的邊界,出了保定府以後,就不由人民軍控製了。
人馬離開保定,繼續向南前行,經過了一的行軍以後,到達正定府,地方官員己經接到通知,十分熱烈的迎接到人民軍一校到現在這個時候,在庚子國變以後,受義和團衝擊影響的大部份地方的秩序都己經恢複,有的地方官員重新管理地方的事務,清廷也又新任命了一批地方官員,因此至少從形式上看,絕大部份地方也都恢複了清廷的統治,人民軍也可以在沿途都得到地方的接待,這要比慶親王來北京的時候要好得多。
但人民軍還是保持一慣的不擾民的作風,因此謝絕了正定府地方官員的接待邀請,在城外自行紮營休息,連帶著慶親王也隻能跟著士兵們一起住營房,不過慶親王到也沒有什麼怨言,還嚴禁自己的待衛抱怨。
正定府的地方官員雖然意外,但也有些慶幸,因為如果按然以前的慣例,要接待人民軍一行的花費可不是一個數目,畢竟地方上剛剛經過大動蕩穩定下來,沒有多大的能力來辦理接待。不過正定府的地方官員也告訴秦錚和慶親王,這一段時間在河北、山西、河南交界的一帶地區可不太平,匪患眾多,而且行動極為猖獗,不僅打劫大戶豪門,就連官兵、縣城都敢打,刑台縣、廣宗縣、巨鹿縣等地都發來過告急文書,因此還請秦錚、慶親王一行要格外心警慎。
不過慶親王自持有人民軍的保護,萬無一失,還怕區區匪患嗎?因此並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