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錚笑了一笑,道:“賠償的事情,下一步再提,不過有一些事情,我們需要弄明白,因此我們希望袁巡撫能夠如實的回答我們幾個問題,不過這並不是要追究袁巡撫的責任,還希望袁巡撫不要介意。”
袁世凱聽了,雖然有些摸不著頭腦,但也明白海外華饒真正目標在這裏,於是道:“秦政委盡管問吧,兄弟我一定知無不言,絕不會有所隱瞞。”
秦錚點零頭,道:“要敢袁巡撫,是否認識王克孝王克複兄弟,也許他們用的並不是這個名字,但是兩個30多歲的年輕人,山東口音,是本省人。”
袁世凱認真的想了一想,搖了搖頭,道:“兄弟相識的人中,似乎並沒有這樣兩個人。”
秦錚也不置可否,道:“好,那麼這次讓孫仲奎、萬坤領兵參加地主聯媚武裝,進攻門埠村,到底是袁巡撫自己的決定,還是別人向袁巡撫進言建議?”
袁世凱聽了,趕忙連連擺手,道:“秦政委,這件事情決不是我的意思,而是孫仲奎、萬坤等饒私自行動,兄弟我確實不知......”
秦錚打斷了他的話,道:“袁巡撫,我剛才己經過了,我們並不是要追究你的責任,隻是要找到事情的真像,決不能這樣糊裏糊塗的結束,因此這些場麵上的話,就不用再了,希望你能如實回答我們的問題,這很重要。”
袁世凱聽了,神色也不禁有些尷尬,因為對方的話實在太直白了,讓習慣了清廷官場繞來繞去話方式的袁世凱很有些不適應。不過秦錚的意思他是完全明白了,其實發生了門埠村的事件以後,袁世凱隻想著怎麼處理和海外華饒關係,還沒有空去想這件事情的起因,畢竟事情己經發生了,再追究起因也就己經沒有多大意義了。
而現在秦錚十分鄭重的提出這個問題,袁世凱也不禁靜下心來,認真的想了一想,才緩緩道:“實不相瞞,這件事情最初是我手下的一個日本軍事顧問向我提出來的。”
秦錚聽了,也禁不住看了商其鬆一看,這麼看來,還真讓商其鬆給猜著了,這件事情果然是和日本人有關,因蠢:“袁巡撫的手下競然還有日本顧問?能夠得再詳細一些嗎?”
北洋新軍是仿校徳國陸軍的模式組建,因此聘請了大量的德國軍事顧問,但也有一部份美國、日本的軍事顧問,請美國顧問,是因為美國在中國有大量的商業利益,而且相對其他國家來,美國對清廷還算友好,沒有出兵進攻清廷,也沒來要求清廷割地賠款,連租界都不要了,因此袁世凱和清廷也都希望和美國建立好關係。
而選擇日本軍事顧問的背景就要複雜得多了,其實憑心而論,袁世凱對日本並沒有什麼好感,因為當初袁世凱在朝鮮就是被日本弄得灰頭土臉,遭受了人生的第一次挫敗。不過在甲午戰爭以後,日本方麵有意和清廷改善關糸,也做了一些示好的舉行,而在另一方麵,雖然甲午一戰,日本把清廷打得滿地找牙,但在這個時代的中國,對日本並沒有太多的仇視,至少對日本的敵視不會在其他國家之上,畢竟清廷挨過的打太多了,有日本也不多,沒日本也不少,甲午戰敗之後引發的社會轟動,主要還是在麵子上過不去,被西洋人打了就算了,現在連身邊的一個彈丸國都打不過,麵子上自然是過不去的。
同時還有一部份人則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日本,因為清日兩國的國情、文化都差不多,淸廷的起點甚致還要比日本高得多,畢竟是地大物博,但日本通過30餘年的明治維新之後,己經超過了清廷,實現了富國強兵,不過正是由於清日兩國的國情、文化相近,那麼日本能做到,清廷也同樣能做到,而日本實現富強所走過的路,自然也適合清廷,因此在中國一度形成了一股學習日本的風潮,後來主導戊戌變法的維新派,就是要求清廷校仿日本變法,甚致在戊戌變法期間,清廷還聘請了伊藤博文當變法的顧問。
而且日本陸軍也是學習徳國,因此也自然有其的獨道之處,於是袁世凱也聘請了二名日本顧問,一名叫山木一郎,另一名叫本田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