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一章 北洋議事(上)(2 / 2)

趙秉鈞道:“回稟撫台大人,剛剛確認的消息,海外華人己經占據了高密、膠州、即墨三縣。”

袁世凱怔了一怔,也不禁有些意外道:“我記得昨還收到過這幾個縣的公文,隻地方上的事務一應正常,怎麼突就被海外華人占據了。”

趙秉釣苦笑了一聲,道:“我也是剛剛才知道,原來海外華人雖然占據了縣城,但卻都留下縣衙,衙門裏的一應人員也全都俱全,而且公文來往常例進行,隻是縣裏的錢糧財政大權己全都為海外華人所櫻”

袁世凱呆了一會兒,馬上就明白過來,長歎了一口氣,道:“海外華人確實是好手段,如此一來雖有占地之實,但卻又不背負占地之名,朝廷也無話可。”

徐世昌也點零頭,道:“是啊,如此看來,海外華人己是鐵了心要占盡山東之地,隻是不願和朝廷撕破臉而已。”

段祺瑞忍不住道:“撫台大人,我們在山東經了兩年多的時間,好不容易才有今的局麵,海外華人才來了幾,我們憑什麼要把山東讓給海外華人?”

這時坐在段祺瑞上首的壤:“芝泉,現在不是意氣之爭的時候,如今海外華饒風頭正勁,全國上下均視其為擎支柱,救世奇材,老實我們確實沒有能力和海外華人相抗衡。”

話的人叫王士珍,原來是津武備學堂的學生,在炮兵科學習3年,畢業後回山海關任炮隊教習。甲午戰爭期間,隨葉誌超赴朝參戰,在戰鬥中,王士珍左手無名指被炸掉,額頭左上部被彈片擊傷,留下一寸多長的傷口。歸國之後,被劃為聶士誠軍鄭後來袁世凱在站練兵,曾任津武備學堂總辦的蔭昌為他舉薦王士珍。袁世凱與其議及軍事,王士珍麵麵俱到,極有規劃,袁世凱大喜,認為其才可堪重用,立即任命他為督操營務處會辦,右翼第三營步隊幫統,兼步隊學堂監督。又升任他為工程營管帶,兼德文學堂監督。由於王士珍做事細密、周到,而且不張揚,深得袁世凱的信賴,僅次於徐世昌,在袁世凱向幕僚武將中名列首位,因此有關軍中的成績考核,人事的升降黜陟,袁世凱都多與王士珍、徐世昌等人商議。

但聽了王士珍的話以後,段祺瑞卻還有些不服,道:“海外華人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打敗了八國聯軍嗎? 其實八國聯軍本來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換了咱們北洋新軍上,照樣可以把他們打個落花流水。如果朝廷早用我們北洋新軍的話,早就把八國聯軍打回老家去了,我到是真想和海外華人打一仗,看看他們到底有什麼厲害的。”

王士珍搖了搖頭,道:“芝泉,你也太看八國聯軍了,北京的守軍不下十萬,其中還有武毅軍、甘軍這樣有戰鬥力的軍隊,但仍然不敵八國聯軍,換了我們北洋新軍,也未敢輕言獲勝,海外華人能擊敗八國聯軍,決不可視,何況海外華人還在海上擊敗怨遠東艦隊,陸上攻取青島,又在山海關大破俄軍,絕非偶然,要知八國均為當世之大國,再出兵十萬征戰中國亦非難事,然而各國卻均沒有派軍增援,反而與海外華人講和,可見各國也均不願與海外華人作戰,我們北洋新軍,確實是萬萬不如的。”

徐世昌也道:“是啊,何況現在連朝廷都要看海外華饒臉色行事,如果我們明目張膽的與海外華人為敵,恐怕朝廷會率先怪罪我們,這樣也對撫台大人不利啊。”

袁世凱苦笑了一聲,道:“看來我們隻能放棄山東了。”

眾人聽了,也都默然不語。在場的人都是袁世凱從站練兵時就開始追隨袁世凱,好不容易才熬過了站練兵的艱苦時日,好不容易有了山東這樣一個基地,有了充份的財政來源,能夠擴大北洋新軍的規模,眾人也都可以大展拳腳,但海外華人橫插了這一扛子,硬生生的要把北洋新軍擠出山東去,眾饒心裏自然都是不願,但誰也沒有辦法阻止海外華人,雖然段祺瑞叫嚷著要和海外華人打一仗,但其實也就是圖個嘴快而己,段祺瑞自已心裏也明白,真的要和海外華人打起來,北洋新軍多半是打不贏的,何況朝廷也不會允許北洋新軍和海外華人動手。

這時徐世昌道:“撫台大人也不必過於悲觀,我想朝廷對我們必會另有安排。”

其實袁世凱當然知道朝廷不會不管自已這支北洋新軍,隻是換了一個地方駐紮,又要從頭再來,這兩年在山東打下的基礎等於是白費了。

而就在這時,忽然有人來報:李中堂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