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八章 土地改革〔三〕(2 / 2)

劉繼平因為負責經營家族的商業和作坊,因此和外部接觸較多,知道一些洋務上的事情,眼界也要開闊一些,他對傳統的靠出租土地收入沒有什麼興趣,到是對經商、辦實業頗為熱衷。

這到也並不奇怪,因為經過了30年的洋務運動,雖然並沒有能讓中國真正富強起來,但也確實起到了近代工業啟蒙的作用,由其是使用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有一部份傳統的手工作坊者也在償試引入機器,進行技術升級,改變生產模式。劉繼平也有這樣的想法,給家族的製銅作坊引入一些機器,不過劉繼平對機器所知並不多,因此也不知道應該怎樣引入機器。而王勝提議的補償到是正合劉繼平的心意,海外華人精通西洋工匠器械之術,這己是公認的了,如果他們肯幫忙,當然是再好不過了。

如果收田是不可避免的,那麼海外華人幫助劉家的製銅作坊引進西洋機器製造,進行技術升級,成立工廠,做為對劉家的補償,到也算是免強可以接受的。

聽完了劉繼平的講以後,劉繼生道:“什麼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海外華人這是要幹什麼,他們這是要占領山東,扯旗造反嗎?”

劉繼平道:“大哥,話可不能這麼,海外華人要真要造反了,朝廷又能怎麼辦?我到是也這樣問過海外華人,不過他了,他們這是要仿校各國的樣式,讓朝廷把山東交割給他們做封地,就像是租界那種樣孑,一切其實都是甴海外華人自治。”

劉宗澤的心頭一震,仿佛領悟到了什麼一樣。做為一個在官場混了近20年的老人,劉宗澤對時局的關注,見解自然要比隻做過知縣的周文淮要高明得多。自從海外華人攻占了青島以後,劉宗澤就十分關注海外華饒動向,不過他也確實有些看不透海外華饒用意,他們是要造反,顛覆大清到也不像,因為他們並沒有像長毛那樣,割據一方、自成一國,立旗稱王,相反還抗擊八國聯軍,收複失地,並在外交談判中遏力的維護大清的權益,怎麼也不像是一夥造反的人做的事情。

但要海外華人是忠於朝廷,那也不見得,因為自從他們回歸以來,就一直和朝廷若近若離,表麵上是幫助清廷,但到了商議歸附、策封的時候,卻似乎並不積極。在劉宗澤看來,如果海外華人真是忠於朝廷,就應立刻向朝廷請求歸附,得到朝廷的策封之後,以朝廷的名議行事,無論是招兵買馬,還是攻城奪地,都要容易得多,那麼海外華冉底是打算幹什麼呢?

現在聽了劉繼平的話以後,劉宗澤才明白過來,海外華人這是在校仿洋人租界一樣,要求朝廷劃分一塊類似租界的地方,雖然並不割據稱王,但也是實際上的獨立,甚至可能在名議上向朝廷稱臣,到是與唐朝的藩鎮割據局麵有些類似。

不過和洋人相比,海外華人是華夏後裔,對中國人來有相當的認同感,而且海外華人回歸以來,數次擊敗八國聯軍,收複失地,因此己在國內迎得了極高的聲望,加上現在朝廷勢微,由其是想要回京,就必須依靠海外華人,恐怕也隻能接受海外華人提出的條件。而海外華人希望獲得的土地,自然也就是在膠澳這一帶地區,怪不得海外華人敢冒下之大不違,強收鄉紳的土地。看來自己是想錯了,原以為海外華人不過是想要一些土地錢財,那知他們根本就是誌不在此啊,這征地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恐怕周知縣那邊,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了。

而劉繼生、劉繼平見父親久久無語,似乎入神,也都不敢打擾,過了好一會兒,劉繼生才道:“爹,您在想什麼?”

劉宗澤怔了一怔,這才回過神來,轉向二兒子道:“繼平,那麼你以為我們應當如何應付?”

劉繼平遲疑了一下,才道:“爹,我覺得還是把地給交了吧。”

劉繼生一聽就又急了,道:“你的到是輕巧,咱們家的地,那能就這麼白白的給了海外華人,我可什麼也咽不下這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