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現在俄國在外交方麵十分被動,而俄國國內的大臣們也分為兩派,以軍人為代表的強硬派要求俄國政府立刻向遠東地區增兵,並向海外華人和日本宣戰,教訓一下這些黃皮猴子,甚致有人主張,如果法國不支持俄國在遠東地區的行動,那麼就終止和法國的同盟關係,轉而和德國結盟,重新恢複三皇同盟;而另一批則是以文官為代表,認為在目前國際局勢對俄國不利,而且俄國在遠東地區的力量有限,甴其是西伯利亞大鐵路還沒有完工,使俄國向遠東地區投送能力嚴重不足,這個時候發動戰爭,對俄國十分不利,而終止和法國的同盟關係更不可取,這樣隻能導致俄國在國際上更為孤立,不得不接受德國主導的三皇同盟,而且海外華人和日本也是故作恣態,他們也不願和俄國全麵開戰,因此在這個時候應該暫時退讓,以緩和遠東的局勢。同時也為俄國贏得布置遠東的時間。
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和大臣們連續協商了三,最終宣布俄國政府接受上海談判的結果,並且願意和清廷、日本協商解決從東北撤軍、以及朝鮮半島的事宜。
英法美三國立刻對俄國政府的表態表示了歡迎,同時又向海外華人和日本喊話,希望他們也響應俄國政府的表態,談判解決遠東的問題。
穿越集團首先表示歡迎俄國政府接受上海談判的結果,並且願意和俄國談判;隨後李鴻章也代表清廷發言,同意和俄國談判協商解決俄軍從東北撤軍的事宜。
而日本則在五之後才表態,同意和俄國談判解決朝鮮半島的勢力劃份。原來這時日本國內的好戰勢力也有抬頭之勢,要求日本政府發動對俄戰爭,以武力奪取中國東北。好在是日本的幾位大佬伊藤博文和山縣有朋這時還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知道這時日本還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馬上發動對俄作戰,勝負難料,因此費盡口舌才免強安撫住了下麵的軍官,拖了幾。
俄國駐上海領事p.a.德米特裏耶夫首先和李三傑簽定了一份補充協議,作為上海談判的附件,正式確定俄國加入了上海談判,並接受上海條約。這樣一來八國聯軍的所有國家均簽定了上海條約。
隨後,俄國又和穿越者就俄軍戰俘問題進行了談判,經過雙方討價還價之後,確定俄國的贖俘費用為2000萬盧布,並且以法郎支付,因為穿越者隻收英法德美四國貨幣,而不收盧布。2000萬盧布大約折合5320萬法郎,均由法國政府為俄國提供擔保,並以6%的低利率貨款。這也是法國政府答應俄國的條件。
不過穿越集團又提出,不能一次讓俄國贖回所有俄國的戰俘,而是要求分為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俄國接受上海條約之後,可以讓俄國贖回1/3的俄國的戰俘;第二階段是俄國和清廷談判協商俄軍從東北撤軍成功,簽定條約之後,再讓俄國贖回1/3的俄國的戰俘;第三階段是俄國全部從中國東北地區撤軍之後,再讓俄國贖回最後1/3的俄國的戰俘。現在穿越者抓住的俄軍俘虜約有2.2萬人,因此每一階段俄國可以贖回約7千多俘虜,但對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的俄軍戰俘,還要乘以一定的時間係數,以計算這段時間內俄軍戰俘的生活費用。
俄國自然不願接受這樣的安排,堅持要求一次贖回所有俄國的戰俘,而李三傑也寸步不讓,一定要按三階段進行,雙方爭執了三,還是沒有談隴,最後在英國的調停下,穿越集團做出一定的讓步,即俄國如果能在1902年內完成從中國東北地區撤軍,那麼支付贖俘費用時,可以不計算時間係數。這一來俄國也沒有理由再拒絕,隻好接受了這個結果。
和穿越集團談好以後,德米特裏耶夫又立刻和李鴻章展開談判,協商俄軍從東北撤軍的事宜。而在此同時,俄國又派外交大臣拉姆斯多夫出訪日本,協商談判日俄雙方在朝鮮半島的勢力劃份。
――――――――分割線―――――――――分割線――――――――
注: 在這個時代,俄國有兩個叫阿列克塞耶夫(或譯為阿列克謝耶夫、阿列克謝伊)的高級軍官,一個全名為阿列克謝伊(alexey)*亞曆山德洛維奇,是俄皇亞曆山大二世的私生子,亞曆山大三世的兄弟,尼古拉二世的叔叔。生於1850年,受封公爵,人稱阿列克謝伊親王或大公。以大元帥的代表身份主管海軍事務,位居海軍大臣之上。
另一個叫做葉夫根尼?伊萬諾維奇?阿列克塞耶夫(alexeyev),生於1843年,中將軍銜,任俄國駐關東州(即旅順口)行政長官兼太平洋艦隊司令,後為關東總督。因為名字相近,而且兩人相識,後者是由前者推薦,才得以到中國任職,因此許多史料將這兩人弄混,包括一些原蘇聯的史料。
詳見作品相關中的《日俄戰爭時的兩個阿列克謝》——被混淆了一百多年的兩個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