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東鄉八平郎和秋山真之的臉色雖然有些尷尬,但心裏也還算鬆了一口氣,總算是沒有輸得太慘,雖然他們兩人沒有看過穿越者對英國的那場比賽,但也聽上海的日本人過,既然連英國都不是海外華饒對手,那麼日本輸球也就是正常的。
雙方軍隊的聯誼活動就這樣盡歡而散,而接下來王海龍、薩鎮冰又和東鄉平八郎一起就這一次軍演的細節進行了協商,對雙方艦隊的隊型演練、變化,以及海上射擊進行了沙盤演示。而在軍演的第三,雙方將進行艦船編對對抗。雖然是完全摸似實戰,但這畢竟不是真正的實戰,因此雙方需要考慮的是對等,如果用一艘戰列艦去對付巡洋艦,結局當然是可想而知的。
但要比拚主力艦,人民軍這邊顯然是處於絕對的劣勢,日軍有兩艘戰列艦和兩艘大型裝甲巡洋艦,而且都是這個時代的新銳軍艦,而人民軍僅僅隻有一艘戰列艦,還不算是成功之作,當然是沒法比的,因此雙方最終決定,都派出防護巡洋艦參加艦船對抗,日本艦隊派出的是高砂號、笠置號、吉野號、千歲號這四艘軍艦。
吉野號是中日甲午海戰中的日本海軍主力艦,在大東溝一戰中,擔任聯合艦隊第1遊擊隊旗艦。排水量4150噸,艦長109.73米,寬14.17米,吃水5.18米,航速達到驚饒23節,艦載武器為4門152毫米口徑速射炮, 8門120毫米口徑速射炮,22門47毫米口徑哈乞開斯速射炮,由亍同時具備了高航速和大量中口徑速射武器,使得吉野號被譽為當時世界最優秀的巡洋艦,即使是現在也不過時。
而高砂號為吉野號同級的升級版,1898年入列服役,基本數據與吉野號基本相當,不僅繼承了吉野號的高航速,而且多裝備了2門203毫米口徑速射炮和4門120毫米口徑速射炮,因此火力比吉野號更加強大。
笠置號與千歲號為同級艦,是日本為了緩和同美國就移民問題產生的緊張關係而向美國訂造的一型巡洋艦。在設計上承襲了吉野級輕快靈捷而又火力強大的特點,由於噸加大,因此火力更為強大,也是一型性能相當優秀的防護巡洋艦。排水量達到4900噸,(千歲號為4760噸),艦長120.4米,寬15米,吃水5.31米,航速22節,艦載武器為2門203毫米口徑速射炮, 10門152毫米口徑速射炮,12門76毫米口徑速射炮,6門47毫米口徑哈乞開斯速射炮。
而人民軍這邊派出的是奧蘭多號、漢莎號和北洋水師的海圻號、海容號。
不過有意思的是,北洋水師的海圻號和吉野號、高砂號可是算是同門師兄弟,均是甴英國由英國著名艦船設計師菲利普*瓦茨設計,阿姆斯特朗公司埃爾斯維克船廠建造。而且原北洋水師的鄧世昌任管帶致遠號,也是由阿姆斯特朗公司設計建造,但由於海圻號的建成晚於吉野號、高砂號,因此在性能上要略勝一籌。
隻不過甲午之後,防護巡洋艦隻能做為海戰的輔助力量存在,而海戰的主力是戰列艦和大型裝甲巡洋艦。因此在日本海軍中,吉野號、高砂號都隻能被列為二等巡洋艦。
日本方麵對艦船對抗演習到是有一套規則,首先是進行單艦的對抗,既雙方從相距約5公裏的地方相對行駛,可以自由開火,戰術不做限製,時間是半個時,而使用的炮彈是紅漆彈,即炮彈內裝紅漆,擊中對方軍艦後會留下一片紅漆的印記,並且將擊中軍艦的部位分為三個等級,炮塔、指揮室,水線帶為第一等,擊中為10分,其他艙室為第二等,擊中為5分,艦首,艦尾、桅杆、煙囪為第三等,擊中為3分,在規定時間內,以擊中對方軍艦的部位計算得分,計得分多者獲勝。
然後是進行編隊對抗,仍然由這四艘軍艦組成,時間為1個時,仍然是按擊中對方軍艦的部位計算得分,最終總分高的一方獲勝。
其實這樣的計算規則並不能完全反應實戰的情況,因為中彈的部位不同,對軍艦造成的殺傷力是完全不同的,在大東溝一戰中,北洋水師的定遠、鎮遠兩艦均中彈300餘發,卻仍舊屹立不沉,而且尚有戰力,而鎮遠艦的主炮一炮擊中曰本艦隊的旗艦鬆島號下甲板左舷4號炮位,引發了放置在炮位的炮彈爆炸,雖然未能未沉鬆島號,但也令其鬆島號遭受重創,徹底失去戰鬥力,退出戰鬥,而曰本艦隊司令官伊東佑亨也不得不將旗艦轉移至橋立號上。
不過以這個時代的技術條件,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模似實戰,因此這樣的規則,也是相對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