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2 / 2)

而且在這個時代,穿越集團在津有極強的控製力,因此在津就已抓獲了大量的各國間謀,其中日本間謀占了大半,令日本幾乎無計可施。但上海不是津,穿越集團在上海的控製能力極為有限,對日本間諜也就決不能夠掉以輕心,雖然剛剛打掉了日本一個情報據點,但誰敢保證日本就隻有這一個情報據點。

由其是日本製定的武力搗毀上海辦事處的計劃,更是給了執委會強大的壓力,因為這一次的代表團成員眾多,不僅有談判人員,同時還有大量的表演人員,如果日本人真的對代表團發動突襲,對穿越集團造成的損失可不是一點半點啊。但現在代表團己經從津出發,而且在上海地區也己經展開了宣傳行動,這也是反擊這次輿論風波的重要手段,如果停止對穿越集團同樣也是沉重挫拆。

當然,日本這樣做的動機是什麼很令人費解,因為現在日本的主要敵人是俄國而不是穿越集團,甚致雙方一度有聯手對抗俄國的計劃,因捶毀上海辦事處,破壞上海談判,對日本並無好處。不過日本饒思維不能用正常的邏輯判斷,而且日本人一向都有獨走,下克上的傳統,下層軍官往往都會釆用自己認為對國家有利的行動行事,隻是這些行動是不是真對曰本有利,就很難了。

不過既然事情己經發生了,那麼也就要想辦法解決,因此幹脆就將這兩件事情放在一起來討論。

經過執委會一的討論之後,首先確定了對人民軍叛逃事件的初步處理事件:立刻成立叛逃事件調查組,由陸軍指揮官諸亞平擔任組長,親自趕赴北京,調查這次叛逃事件;調查組有權對北京駐軍、行政人員進行詢問、調查,所有人員都應全力配合;取消張正傑北京駐軍指揮官的職務,並由諸亞平暫時兼任指揮官;隨行的還有三團,一個裝甲連和三架直升機,以防北京發生大規模的兵變。

當然對這次調查行動,執委會也定下來幾條原則,一是調查隻限於與李壯勇叛逃事件相關的人員,不得隨意擴大調查的範圍,並且盡力安撫與本次事件無關士兵的思想情緒,不要造成全軍的軍心動搖,以至於釀成兵變事件;二是既使確定與李壯勇叛逃事件相關的人員,也隻是暫時對其實施監禁,最終的外罰由軍委決定,而經調查之後,證實與叛逃事件無關的士兵,也要努力安撫他們的情緒;三是調查期間,禁止嚴刑逼供,擴大打擊麵,由其不能搞成肅反行動。而對叛逃事件的最終定性和處理,則是等調查報告出來以後再開會討論決定。

總體來看,其他的執委對處理叛逃事情並沒有太大的分歧,這主要是因為叛逃事件是發生在軍隊,自然應該是由軍方來處理,而且現在軍方的三巨頭都在當場,因此叛逃事件造成的影響力再大,其他人也沒有什麼發言權,基本都讚同三巨頭確定的處理方案。

而對上海發生的日本情報據點事件,眾饒興趣明顯要大得多,而且紛紛發言表態,並很快就分成了兩派,一派的觀點較為激進,主張立刻停止上海談判,要求將談判地點改在津舉行,並且不惜出動武力威脅各國接受這個條件,如果各國拒絕到津來協商談判,則應以武力攻占上海;而另一派則要溫和一些,認為上海談判包括表演團,都是勢再必行,但也應該要求各國對穿越集團作出明確的承諾,確保代表團成員的安全。

雙方的觀點相對,也爭得不可開交,不過幾名常任執委還是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現在與各國談判才是對的穿越集團最有利的,而且現在穿越集團還沒有足夠的實力攻占上海,不是軍事實力不行,而是綜合實力不足,打下上海並不難,但要管理好上海可就不是容易事情了。

但發生了日本情報據點事件,也確實不能不顧穿越者的安全,因此最後還是做出一個拆中的方案,代表團暫時停泊在青島,不再南下;同時讓李三傑在上海向新聞界公布這個消息以及相應的證據,借此向各國施壓,要求各國做出公開承諾,保證代表團的安全,並且允許人民軍派遣軍隊保護代表團,看各國怎樣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