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七章 清廷招撫〔四〕(2 / 2)

在戊戌政變之後,所有的人都對“康黨”忌諱莫深,但隻有榮祿和李鴻章兩個人敢在慈禧麵前自稱“康黨”。 所不同的是,李鴻章是在出任兩廣總督之前,晉見慈禧謝恩,當時有券劾李鴻章是康有為的同黨,而李鴻章的回複是:“若舊法能強國,吾國早已強矣。即變法則為康黨,臣罪無可逃,臣實是康黨。”後來李鴻章到廣州上任,朝廷要求嚴拿康黨時,李鴻章再出驚人之言:“朝廷意抓康黨,爾等無需怕,吾即是康黨!”

而榮祿則是拿這個話題在慈禧麵前開玩笑。榮祿:老佛爺,奴才可是個康黨!慈禧就:不錯。可康有為是個奸臣,竟然辜負了你提拔他的好意,想讓那個袁世凱殺了你!完兩個人都笑。這也表明,李鴻章是在慈禧麵前倚老賣老,而榮祿則是和慈祿關係更為親密。因此如果是榮祿去津,正好可以和海外華人商量那些不好明,但又是慈禧最關心的話題。

不過現在慈禧並不是在北京而是在西安,雖然不能是身處險地,但肯定是不如在北京安全,在慈禧剛到西安的時候,時值陝西大旱。得知太後和皇帝居住在西安之後,紛紛向西安聚集,最多的時候多達20餘萬人,每的哭喊聲來城裏巡撫院子裏都聽得見。盡管有大量官兵將巡撫院子圍了個鐵桶一般,但慈禧還是覺得心驚膽戰,好在是各地的供米陸續都送到西安,因此慈禧才下令在西安城關設立粥廠救濟饑民,並修建暖廠讓災民過冬,一直新年之後,一場大雪緩解了旱情,災民才陸續散去。

在這種情況下,慈禧自然不敢讓榮祿離開西安,而王文韶的年紀又大,經不得長途跋涉,而載漪又靠不住,隻能讓趙舒翹陪慶親王跑這一趟。而趙舒翹在戊戌年間就堅定的站在慈禧一邊,雖然在上回考察義和團時涮了慈禧一把,但慈禧知道這也不能全怪趙舒翹,因此趙舒翹還是信得過的。

確定好了出使津的人選以後,光緒又囑咐兩位欽差,這次去津一定要對海外華人好言嘉獎,以示朝廷恩澤,不可妄自尊大,傷忠義誌士之心。而慈禧也拔出不少的珍寶財物,還有20萬兩白銀,作為賞賜海外華人,以及勞軍之物。

雖然西安的生活條件差了一點,但各省的官員們還算有些良心,送來了不少供品,因此現在淸廷在西安還有一些底子,也能拿出一些像樣的賞賜,不至於損了朝上國的麵子。

而在最後,慈禧以光緒的名議下詔,以李鴻章為國事操勞,多有辛苦,且幹練能事,特封李鴻章“軍機處大臣上行走”。 這也就是對李鴻章的獎勵。

慈禧十分清楚李鴻章想要什麼?盡管李鴻章是請廷唯一一個未入軍機而有中堂之稱的大臣,但沒有真正入軍機,讓李中堂名副其實,仍然是李鴻章最大的缺陷,在這個時候,慈禧自然是懂得投其所好,而且現在李鴻章己經恢複了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的職務,盡管現在都是虛職,但除了軍機大臣之外,己沒有再高的職位了。

“軍機處大臣上行走” 是所有軍機大臣的正式名稱,從軍機處這個機構成立到現在,己有150餘年,由當初一個臨時機構成了常設機構,並取代內閣成為清廷的最高權力中樞,己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規章製度,雖然從名議上,所有的軍機大臣都是平級,但在軍機處內部,實際是有嚴格的排列順序,標誌著各位軍機大匠權力的大和地位的尊卑。如每次上朝或到軍機處理事,領班軍機大臣肯定是走在最前麵的一個,而且手裏拿著當需要處理的重要的奏章和批件,而走在最後麵的一位軍機大臣,在領班軍機大臣快要走到門口的時候,需要以最敏捷的速度跑上幾步,為各位大臣掀起門簾,因此排名最後的那位軍機大臣,又叫做“挑簾子軍機”。

以李鴻章的資勵,肯定不會是“挑簾子軍機”, 當然也不會是領班軍機,而目前排名第二的軍機大臣是榮祿,作為滿族軍機大臣,又是慈禧信任的大臣,他的地位幾乎是不可動搖,而除此之外就應該輪到李鴻章。現在軍機處排名第三的王文韶,人稱“油浸枇杷核——滑頭滑腦”,他辦事的惟一原則是“多磕頭,少話”。 這樣的缺然不能和李鴻章相比,因此一但李鴻章進了軍機處,起碼是排位第三。

最快閱讀,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