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祿不是載漪可比,他是目前清廷的第一重臣,也是慈禧的第一親信,而且榮祿的發言也不無道理,因此光緒聽了以後,也沉呤了好一會兒,才道:“但招撫之事,卻也不能再拖下去,依你之見,又當如何?”
榮祿道:“皇上聖明,依奴才之見,不妨先派欽差大臣到津對海外華人進行嘉獎,以好言撫慰並賜以重賞,以示朝廷恩典,而李鴻章也必會到津與海外華人共領朝廷的嘉獎,欽差大臣可以在津和李鴻章當麵商談,並再詔海外華饒首領到西安麵朝太後、皇上,隻當麵封賞,也更顯得朝廷對海外華饒恩澤厚載,而到了那時朝廷必定己計較,再決定如何封賞海外華人也不為遲晚啊。”
光緒想了一下,覺得榮祿的建議也有道理,召歸附的異族入京麵聖,然後當麵封賞,這確實是極大的恩澤,而海外華人也確實當得起這樣的恩澤,同時也更顯得光緒對海外華饒厚恩。於是光緒轉向慈禧,道:“榮祿之議,太後以為如何?”
慈禧還是沒有看他,隻道:“皇帝以為呢?”
光緒道:“兒臣以為榮祿之言有利,海外華人確實立勞非,猶在曾文正公之上,論理應召入京麵君,以谘嘉獎才是,以顯朝廷的恩厚。而且對海外華饒封獎也決不能親率決定,能夠當麵和李鴻章個明白,自然是再好也不過了。”頓
慈禧的心裏冷哼了一聲,光緒的那點心思那瞞得過她,無非就是想親自接見海外華人,以顯皇恩浩蕩,讓海外華人死心塌地的扶保他,不過也不好好想想,海外華人可不是省油的燈,想找海外華人扶保,不是與虎謀皮嗎?到時候可別把祖宗的江山都賠進去。不過榮祿的意見也正合慈禧的心裏,雖然慈禧判斷,李鴻章應該是有幾分把握的,但畢竟還沒有一個準信,因此派人和李鴻章當麵明白當然是再好也不過了,如果海外華人明確表示支持自己,那麼自然就把山東封給他們;而如果海外華人是支持皇帝的,那就不起了,絕不能讓皇帝和海外華人見麵。
於是慈禧道:“你是皇帝,即然你覺得行,那麼就這麼著吧!”
著慈禧抬了抬眼皮,道:“慶親王,這次去津,就勞你辛苦一趟了。”
慶親王趕忙道:“臣責無傍貸。”
慈禧又道:“趙舒翹,你陪著慶親王去一趟吧。這次你可不要再給我打馬虎眼,否則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趙舒翹也不禁嚇了一跳。原來發生庚子國變,趙舒翹是有一定的責任的。趙舒翹是同治年進士,供職於刑部。戊戌年間已官至刑部尚書。戊戌政變之後,慈禧曾就被捕的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的審問和量刑問題詢問過他,他的回答是:無須審問,立即正法。因此頗得慈禧賞識,於是選他進入軍機。而在義和團興起之初,慈禧曾派趙舒翹去河北涿州,考察義和團刀槍不入的神功是不是真的,以決定是否扶植義和團對抗洋人。趙舒翹到達涿州之後,很快就發現所謂的刀槍不入,根本就是騙饒玩意,據他當時對義和團的答複是:你們還是回家種地去吧。
但就在趙舒翹準備回京向慈禧如實回複的時候,另一位軍機大臣剛毅也來到涿州, 聽了趙舒翹準備向慈禧“彙報”的內容,立即道:展如(趙舒翹字展如),萬不可鑄成大錯!
這句話的含議趙舒翹當然聽得懂,因此回到北京之後,趙舒翹向慈禧的稟報是奇怪的,慈禧問他義和團到底可不可靠,趙舒翹隻是一個勁兒地手腳並用地比劃,把他所看見的表演盡可能真實地模仿了一遍。無論慈禧怎麼問,他隻是就這麼比劃著,拿慈禧後來的話,他就是沒有一個正經主意的回複。而就在那一,當趙舒翹走出紫禁城的時候,他長長地出一口氣,然後對身邊的人:今後,無論發生什麼事,我都可以無罪了。
雖然在舊時空裏,後人是趙舒翹的稟報誤導了慈禧。但是在當時趙舒翹十分清楚,他最好的回複是什麼也不回複。因為同是軍機,但是剛毅是滿族,是莊親王、端郡王這些皇族最親近的人,是慈禧最信任的大臣。在軍機處裏排名第三,僅次於禮親王和榮祿,而自己是什麼?一個剛入軍機,排名末尾的漢臣。莊親王、端郡王要從自己得到的是他們希望得到的真像。
而結果也證明趙舒翹是正確的,力主重用義和團,和洋人開戰的剛毅己經死了,莊親王、端郡王也失去了慈禧的信任,而自己不僅活下來,而且仍然是軍機大臣。當然這一次可不能向上次那樣,因為太後這回是需要聽到真話, 可不能再糊弄。
最快閱讀,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