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二章 歸附(下)(2 / 2)

李鴻章也不僅嚇了一跳,雖然他預料到海外華人必會獅子大開口,但卻沒有想到,這口也開得太大了,海外華人要求割據一方自治,李鴻章到並不理外,但認為給海外華人一個州府也就夠了,現在海外華人不是己經占領了青島、威海衛嗎?正好可以將萊州府或登州府劃分給海外華人,但卻沒有想到海外華人一開口就要整個山東省,在大清的曆史上,也就是在入關之初,冊封三藩的時候,才會有將一省之地劃歸為一人或某個勢力封地的舊例。

不過海外華人和當年的三藩到是頗有相似之處,都是為清廷立下過沷大功,而且又手握重兵令朝延忌殫,因此不封王設藩不足以獎勵其功、安撫其心。隻是當初的封王設藩都是權宜之計,因為清廷不可能永遠無視不受朝廷羈絆,形如獨立王國一樣的地方勢力存在;而三藩也不會甘心放棄自己的權力,甚致還不乏在這個權力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的野心,因此在設藩的時候就己經注定了,清廷和三藩是不可能長期共存下去的。而現在海外華饒要求和設藩幾乎無二,這實際就注定了海外華人和清廷也不會長久共存下去。

當然這一點也早就在李鴻章的預料之中,事實上他早就預料到海外華人不會甘心蟄伏在清廷的統治之下,早晚都會取而代之,當然這會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李鴻章認為至少需要2、30年,而那時李鴻章早已作古,眼不見心不煩,管清廷怎麼樣。

而現在清廷也沒有什麼能和海外華人討價還價的資本,隻是當年清廷所設的三藩都是沒在中國南方,遠離北京,對清廷沒有直接的威脅,而海外華人要求的封地是山東,幾乎是緊鄰北京,而且海外華人還要求占據津,離北京更近,幾乎是朝發夕至,因此對清廷來,等於是將自己置於危城之下。但現在也不可能將海外華人封到南方去,一來是海外華人肯定是不會去;二來現在南方的洋人勢力極大,他們恐怕也不希望海外華人在南方自治的。

看到李鴻章麵顯難色,秦錚道:“怎麼?中堂認為朝廷不會答應我們的條件嗎?”

李鴻章苦笑了一聲,道:“貴眾的要求,老夫會如實上奏朝廷,但朝廷會不會答應,非老夫所能知了。”頓了一頓,李鴻章又道:“不過貴眾要求據山東全省自治,恐有難度,不如改為隻求登萊青沂四府之地自治,老夫到是有幾分把握可以服朝廷。”

秦錚看了一看李鴻章,正色道:“那麼中堂最好再轉告朝廷,我們要求的是山東全省,不是一部份,對此朝廷必須答應,一點拆扣都沒有,如果朝廷不答應我們的條件,後果由朝廷自負。”

李鴻章所的登萊青沂四府,實際是山東省的半島部份地區,雖然從土地麵積上來,大約相當於山東全省的一半左右,並且基本包括了山東的大部份海岸線,但在這個時代,山東的半島部份地區的人口、礦產資源、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都遠遠不及內陸部份地區,因此李鴻章覺將這四府交給海外華人,總好過將整個山東省都交給海外華人,而且也可以限製海外華饒勢力擴張。

但對於穿越集團來,必須是全部控製山東省,才能保證有足夠發展近代工業的人口、礦產資源,因此絕不可能接受李鴻章的建議。

李鴻章聽了秦錚的話以後,也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他和秦錚相交也有好幾個月了,秦錚給李鴻章的印像都是態度不卑不亢,言辭雖然溫和,但條理清晰,意圖明確,當然有時會坦率的令人覺得難堪,但總體來並不是一個難以交往的人。而秦錚這樣聲色俱厲的樣子,隻有在上一次上海談判破裂時才露出過一次,而那一次上海談判破裂之後,各國得到的結果是海外華人出兵攻占了北京,並擊敗了南進的俄軍,八國聯軍徹底全軍覆沒,各國的最後一點談判資本也消失殆盡,因此對秦錚發出的警告,李鴻章也決不敢輕視。隻好苦笑了一聲,道:“好吧,貴眾的意思,老夫一定會如實的轉告給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