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由於武器性能的發展飛速,而相應的戰術理論卻沒有一起發展,再加上各國都普遍流行崇尚進攻,而輕視防守,因此各國軍隊對戰壕在戰爭中的作用,由其是連射武器如機關槍出現以後,與戰壕結合而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普遍都重視不足。
在舊時空裏,是在日俄戰爭的時候,才發現戰壕與機關槍結合的戰術,在防守作戰中的巨大作用,而到了一戰時期,更是將這一防禦戰術發展到了頂峰。可以在坦克裝甲車輛武器出現以前,隻要是有足夠的彈藥和軍隊,兵力不是相差得過了懸殊,幾乎是不可能攻破戰壕防線的,就算是攻破了,也勢必會損失慘重,得難償失。
雖然在穿越者的那個時代,戰壕戰術己非戰爭的主流,畢竟己經進入信息化戰爭,空一體,戰壕什麼的,在一般的戰爭中基本不會再使用了,但這並不表示穿越者就不會戰壕戰術,畢竟穿越者的先輩們,己將這一戰術發揮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了。因此有大量的相關資料存在。再加上穿越到現在,穿越者己經積累了相當多的實戰經驗,對理論知識也有大量的實際經驗作印證。而且由於準備時間充足,又有清軍和山海關的民眾幫助,因此陣地的戰壕也完全按照穿越者的意圖實現。
人民軍陣地的戰壕,基本就是按照舊時空裏國內戰爭時期的戰壕樣式,並且參考二戰中德、俄兩國的戰壕戰術,盡管在二戰中,德、俄兩國的主力是裝甲部隊,但在防禦作戰中,戰壕戰術依然是重要的戰術。
不僅蜿蜓曲拆,縱橫交錯,高底錯落、深可沒頂,從空中俯視,大體呈蛛網狀的散射布置,在陣地外的地帶,還安置了大量的木製矩馬,掛上鐵絲網。而且除了阻擊陣地之外,在戰壕中還設置了休室室、庫房、醫務室、辦公室、排水溝等等房間,一應俱全,全都位於地平線下,就像是一座型城市,在關建的節點地區,用碗口粗細的圓木做成門梁狀支撐,可以扛住相當程度的炮擊。
這樣的戰壕布置,對炮擊有相當好的防禦效果,而且既使是炮彈落到戰壕裏,其殺傷力也被控製在一個極的範圍內,除非是敵軍有超大口徑的重炮轟擊。而現在俄軍隻有彈道平直的中型口徑野戰炮,而不是大弧度曲射的榴彈炮,這樣的火炮,是很難將炮彈打到戰壕裏。
在戰鬥剛開始時,俄軍的炮擊確實猛烈,但人民軍的士兵全部都躲在戰壕裏,背靠的戰壕的側壁,聽著戰壕外爆炸聲不絕,地麵似乎都在顫抖,老兵還能夠免強保持平靜,麵色正常,還有幾個沒心沒肺的人笑話,但新兵卻是臉色慘白,有人甚致全身顫抖。不過時間長了,幾乎沒有幾發炮彈落到戰壕裏,對人民軍跟本沒有造成多少傷亡,偶爾有士兵被飛濺的彈片擊傷,但也馬上有醫務人員過來醫治。
於是士兵們的膽孑也變得大起來,情緒也穩定了不少。而且這時人民軍的火炮也開始還擊,俄軍的火炮漸漸啞火,直到向後撤離,而人民軍陣亡的士兵隻有十幾人,另外還有二十幾名士兵受傷。其餘的士兵也都紛紛站起身來,占據好射擊的位置,並在戰壕邊上架好了步槍、機槍、口型速射炮,等俄軍進入到射程以後,各種武器立刻一起開火,向俄軍展開了猛烈的打擊。
負責守衛張家場村陣地的是二團的一營、三營,共計約有士兵1300餘人,分別據守兩個山頭,二團的團部就設在這兩個山頭的後方,團長邱亞輝在陣地稍後的位置觀看戰鬥,同時也收聽無人機發回來的報告,了解炮擊的結果。直到目前為止,戰鬥基本都是按照穿越者戰前預想的進行,人民軍借助戰壕,和俄軍缺少重型火炮,擋住了俄軍的進攻,邱亞輝也稍稍放心,老實在戰前他也頗有些擔心,畢竟這一次麵對的俄軍,在任何時代, 俄軍都不是一支可以低估的軍隊, 可不是八國聯軍那樣的烏合之眾可比。
不過雖然遭到了人民軍的猛烈打擊,令俄軍的傷亡慘重,但俄軍並沒有因此而後退,畢竟戰鬥民族怎麼會因為這一點的挫拆而退縮呢?何況指揮部也沒有下達撤湍命令,於是俄軍稍作了修整之後,立刻重整旗鼓,大喊著“烏拉”, 舉起步槍, 又向人民軍的陣地發動了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