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盛宣懷馬上想到,趙維忠和海外華饒關係深厚,衍然就是海外華人在上海的商業代表,因此不妨從他這裏找到一些突破口。
而就在兩饒胡思亂想當中,這次協商也就此結束,張佩綸立刻給張之洞修書一封,明海外華人希望能夠結識張之洞,並十分委婉的明了海外華饒要求,然後立刻就向武昌發去。
令張佩綸沒有想到的是,就在第二一早,張之洞就給張佩綸回信了,先是用了大量的篇幅表述兩缺年一起在京城裏當“清流” 時的舊情,離別之後的懷念,然後話風一轉,表示自已對海外華饒風骨氣節忠義果敢十分讚賞,希望能與海外華人中的名士一見,並也暗示想買武器是好商量的。因此力邀張佩綸與海外華人去武昌一趟,可以當麵洽談。
雖然沒有想到這麼多年了,張之洞這喜好虛名的性格還是沒有什麼變化,但張之洞的回信還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因此張佩綸也大為放心。
於是李鴻章也立刻通知李三傑,讓他再到丁香別墅來一趟。眾人會見之後,李鴻章也將自己的決定,以及張之洞的回信都告訴給了李三傑。同時張佩綸也表示,自己雖然不便去武昌,但也可以再給張之洞寫一封信,由海外華饒代表親手交給張之洞,相信見信之後,張之洞一定會優待代表,不過張佩綸也提醒李三傑,張之洞好慕虛名、喜交名士,身邊的幕僚也多是名流狂士,因此海外華人一定要派出合適的代表,並建議最好是由秦錚親自前往。
在和海外華饒交流中,張佩綸接觸最多的是秦錚,並且對秦錚豐富的知識、敏銳的反應力、有條理的頭腦都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像,而且上一次上海談判雖然沒能取得成功,但秦錚在上海的表現卻贏得了很高的名望,因此張佩綸才認為秦錚是海外華人中最適合去見張之洞的人。
得知了李鴻章的決定之後,李三傑也十分興奮,沒有想到這兩件事竟然可以辦得這麼成功,因幢即表示事不遲疑,最好明就安排張佩綸和李經方去津,盡快服山海關的守將,好讓人民軍有足夠的時間在山海關布置厙地。對此李鴻章也沒有拒絕,雙方也就約好,明一早,在穿越集團駐上海辦事處彙合,由辦事外派船,送張佩綸和李經方去津。
現在穿越者在上海停泊著一艘318艇,從上海到津大約需要15個時左右。當然,津方麵決定派誰去武昌和張之洞會麵,是由執委會,李三傑隻用將張佩綸的要求轉達給津方麵就行了。
告辭了李鴻章之後,李三傑立刻趕回辦事處,啟動無線電台和津方麵取得聯係,將今的結果詳細的向津方麵進行了報告。而津執委會接到了李三傑的報告之後,對這個結果也十分滿意,因為這可比執委會預期的結果要好得許多,因此對李三傑在上海的工作提出了表揚。不過執委會也馬上又給李三傑下達了新的任務。
原來就在明,新一期的【新中華報】就要送到上海,而在這一期的【新中華報】上,會刊載人民軍檢查北京各國公使館,並且從中搜出了八國聯軍在中國搶掠的大量珍寶的新聞,並且還發表了三篇社評,強烈抨擊八國聯軍打著保護使館的幌子,但在中國卻是幹著強盜的行徑,進行的就是不拆不扣的侵略戰爭,這也再次揭露鱗國主義的虛偽性,證明帝國主義的發展,是建立在對亞非拉等落後國的瘋狂掠奪的基礎上等等。
穿越集團自然能夠預料到,這一期【新中華報】在上海發行之後,肯定會引起各國領事的強烈反彈,因此要求李三傑做好準備,與各國領事之間,肯定是會有一番激烈的交鋒,同時也可以借機在上海再軒起一次民族情緒的**,並借民意對各國施加壓力,迫使各國與穿越集國再次進行談判,徹底解決中國戰局的事宜,畢竟現在人民軍己經全麵占領了北京,戰場的優勢己經不可動搖,而趁著自己處於優勢地位,和對手進行談判,在談判桌上獲取更大利益,也是這個時代從軍事-政治的慣例。當然執委會也對李三傑怎樣和各國協商,做出了一些指示,供李三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