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三章 進京〔十〕(2 / 2)

這個時代歐州在城市衛生方麵自然是遠遠領先於中國,除了歐洲的科技發達以外,在歐洲曆史上曾大規模的爆發黑死病,也是歐洲各國重視環境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八國聯軍攻占北京、津以後,到是曾對這兩座城市的環境衛生情況花了大力氣治理,一方麵完善城市的排汙係統,另一方麵也是強製居民尊守衛生習慣,並且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效果,這也確實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為數不多的積極後果之一。

但在這個時代,由於穿越者的出現,也使八國聯軍沒有多少精力用來改造北京的環境,因此現在北京的環境治理成效甚微。雖然對津的環境治理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仍有所不足之處。

而穿越者占領津之後,接過了八國聯軍的工作,繼續改造津的環境,現在津的環境己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成效。但北京的情況和津大不相同,畢竟津老城區的區域並不大,而津租界本身就十分重視環境,基礎較好,因此改造的成本並不高。但北京的規模龐大,是津老城區的十倍以上,如果要進行全盤環境改造,是一個極為龐大的係統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穿越集團基本也不大可能長期占領北京,那麼花費巨資來改造北京的環境,是否劃算呢?

另外,李鬆晨可並不僅僅是提出問題,同時也對北京的管理拿出了方案,首先是將北京進行劃分區片,分別管理。其實清廷對北京城己經進行了區域劃分,將北京內城按照八旗行政劃分成八份,而外城則分成東南中西北五份,這樣一共是十三個分區,正好對應清廷的十三個省。

李鬆晨認為不用改變北京城的分區,而在一個分區設立一個治安管理署,派遣10名穿越者,30名本土人員進行管理,其中有一支10人左右的警察隊伍,並且以後在每個分區下再細分成若幹街區,並從北京的居民中挑選合適的人員,來協助治安署進行管理。這樣層層設分,一般的日常治安工作基本可以保證,而遇到重大事情發生,則立刻呼叫軍隊進行處理。

看完了李鬆晨提交的報告之後,秦錚也十分滿意,李鬆晨雖然年輕,但卻確實是個腳踏實地,而且能辦實事的人,隻從他提交的這份報告就可以看出,這絕不是誇誇其談,將他調到北京來工作,果然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現在穿越者已全麵占領了津京地區,航越不是問題,但就怕上海各國對穿越集團實施禁運,畢竟北京需要的是南方的物資,而隻靠穿越者自己的產能,是無法供應北京的需求。而醫務方麵也是一樣,現在錢不是問題,但藥材仍然需要從南方購買。另外隻靠南方供應物資也是不夠的,隻樣隻出不進,隻會造成財政赤字,並不利於穿越集團的經濟發展。

但這些事情都需要上海方麵的工作,因此秦錚也覺得自己應該盡快結束北京的工作,然後趕去上海,下一步的鬥爭在那裏。至於環境問題,則是由津方麵決定,秦錚一個人可做不了主。

第二,秦錚就宣布北京臨時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由秦錚、周萍、李鬆晨、諸亞平、***五人出任委員,下設軍部、治安部、商務部、行政部、資產管理部五個部門,而行政部則是按照李鬆晨的建議,對北京城區進行分區管理。同時秦錚也向津執委會發出報告,向執委會提交了北京方麵遇到的問題。

三以後,北京的各項工作也都走上了正軌,而這時津執委會也向北京發來了最新的命令:原來李三傑在上海的外交周旋活動取得了極大的成果,首先是李鴻章己經同意幫助穿越者,服山海關的守將,共同抵禦俄軍南下,並派遣張佩綸為自己的代表,去山海關服守將。同時李鴻章也願意為穿越者和張之洞之間穿針引線,當然張之洞願不願意向穿越者出售武器,哪就看雙方會談的結果了。

於是執委會決定,從北京繳獲的財富中先支取500萬兩白銀,用以購買武器,並要求秦錚和二團、特種部隊立刻趕回津,秦錚需要協商重要事務;而二團、特種部隊則隨張佩綸一起趕赴山海關。一但服成功,二團立刻就地布置陣地,準備抵禦俄軍,而服不成,則以武力奪取山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