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搜查使館畢竟是一件冒下之大不違的事情,穿越者既要搜查,又要把不利影響降到最低,不能出現不司收拾的局麵,其中的尺度一定要拿捏得十分精準才校因此在搜查之前,秦錚對搜查使館的人民軍戰士製定了三條紀律:一不得損壞使館的物品;二搜查完畢之後要還願;三不許搔擾使館裏的女性。並且進入使館搜查的部隊必須要由穿越者親自帶隊。
並且也對公使館提出要求,在一般的房間裏隻留下一個人,配合人民軍的檢查,而大的房間則可以留下兩到三個人,而其餘人員則全部都在使館的大廳裏,等待檢査結束。而各使館到也沒從中作梗,畢競都己經將掠奪的珍寶財物,還有武器都交出來了,也就不在意讓人民軍檢查。
人民軍一隊一隊進入使館進行檢查,過程到是十分和平,人民軍的士兵們進入每一個房間,雖然檢查得十分仔細,但表現得十分文明,沒有對使館造成什麼破壞,也沒有引起什麼糾紛來。
檢查使館的時間並不長,還不到一個時,而檢查的結果都不錯,每個使館基本都沒有藏私,把搶掠的東西都交了出來,當然人民軍也不可能對使館進行逐尺逐寸的進行檢查,如果要那樣檢査,恐怕一都不夠,因此隻要是大麵上過得去就行了,有的使館稍微打一點埋伏沒有檢查到,也是再所難免的,但也不會很多,相比於搶救回來的珍寶,絕對隻是一個數字。
人民軍的文明表現也讓各使館感覺到有些意外,原以為他們會將使館翻個底朝,甚致是還要挖地三尺,結果沒有對使館造成什麼損壞,因此各國公使也都一致認為人民軍在檢查使館的過程中表現得十分克製,確實和清廷、義和團大不相同。
而記者團則是分成了三批,分別隨著三支部隊進入使館,進行跟蹤釆訪。並且拍攝了不少照片,等檢查完畢之後,林木也指示溫華,寫一份人民軍文明檢查各國使館的報告。
等檢查完了使館以後,各使館交出來的珍寶財物也都被運走,而就在這時候,有人匆匆趕來向秦錚報告,有一家教堂不僅沒有交出搶掠的珍寶財物,而且竟然還以武力抗拒人民軍入內檢查,打傷了兩名戰士,現在這家教堂己被人民軍封鎖起來,並派人來向指揮部請示行動。
原來就在秦錚等人帶隊檢查使館的時候,人民軍也對北京的教堂進行了檢查。北京的教堂在鼎盛的時期超過100所,不過在義和團運動期間,大部份教堂都遭到了義和團的破壞,得以保存下來的不到20所,有些教堂的傳教士到是很有眼色,和公使館一樣,老老實實將掠奪或是低價收購的珍寶財物都交出來,並且十分積極的配合人民軍的檢查。如北京最大的西什庫教堂,主教樊國梁(法國人,pierre marie alphonse favier) 就將自己指揮搶掠,以及花費大價錢買到的一大批珍寶文物都交了出來。
樊國梁在中國生活了近40年,己能一口地道的京腔漢語,接受過同治、光緒兩朝皇帝的接見,並被授二品頂戴,和巡撫是同一級別。由於在中國居住了漫長的時間,他對中國的風土人情、禮儀習俗、民族性格以及官場作風,都十分了解,早在義和團的興起之初就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覺,早在1900年5月間,樊國梁就寫信法國公使畢盛,呼籲各國警惕義和團運動的發展,並派兵進京,保護教堂的安全。
而穿越者攻占了津之後,也引起了樊國梁的警覺,畢競津離北京太近,因此樊國梁十分關注這群海外華饒動態,並積極收穿越者的資料,北京被人民軍攻占以後,樊國梁也意識到千萬不能和海外華人對著幹,否則是自找苦吃,於是不僅把自已弄到的珍寶都交出來,還動員其他教堂成員也把弄到的珍寶交出去,隻有這樣才能保住性命,並且約束教眾,不要阻礙人民軍檢查教堂。
但並不是所有的洋和尚都有樊國梁這麼明智的眼光,有的傳教士舍不得搶掠來的珍寶,隻交出部份,將大部份值錢的珍寶藏起來;有的傳教士則唆使教眾,主要是中國教眾故意給人民軍設置障礙。而還有一家教堂的主教則完全錯誤的判斷了形勢,競然指揮本教堂的教眾以武力抵拒人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