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果來看,無論是擊雹俘虜的人數、繳獲的物資,這一戰當然是取得了十分輝煌的結果,而且這一戰也徹底打跨了八國聯軍,盡管有3000餘八國聯軍逃出了北京城,但做為一個整體的八國聯軍己不複存在了。同時人民軍又占領了北京城,因此穿越集團也完全控製了中國北方的局勢。不過目前的形式仍然不容樂觀,原因就在於侵占東北的俄軍既將南下,在沒有擊敗俄軍之前,穿越集團仍然無法再與各國的談判中占得主動的位置。
另外由於戰爭,北京城裏的秩序發生了短暫的混亂,造成了5座教堂受到衝擊,2座教堂, 20餘座住宅被燒毀,300餘居民死亡,因此在人民軍完全控製了北京城之後,立刻就著手對北京的秩序進行了整頓,當街擊斃57人,其中零散的八國聯軍士兵15人;抓捕113人,零散的八國聯軍士兵22人,終於成功的震攝住了北京城裏企圖趁亂鬧事、混水摸魚的人。
而在最後,諸亞平還向秦錚報告了李壯勇違抗軍紀,殺死投降士兵,造成7名人民軍戰士犧牲的事件,一團的團部己對李壯勇的處罰做出了決定,撤消李壯勇的班長職務,降為普通士兵,記大過一次,並做深刻檢討,另外李壯勇所在的排、連均做檢討。
本來李壯勇的違紀事件沒必要向秦錚報告,不過李壯勇是一營的士兵,而一營的營長羅嶽和秦錚的關係也不是秘密,雖然這一次的處罰並沒有牽連到羅嶽,隻到連一級就為止了,但還是一下為好。
秦錚聽完以後也沒有什麼,畢竟李壯勇的違紀事件後果太嚴重了,造成7名戰士的死亡,直接將他槍斃都不為過,因此對他做出的處罰也絕對不過份,而且並沒有牽連到羅嶽,其實羅嶽現在己是營長,手下管著好幾百號人,不可能為一名普通班長的過失負責。
聽完了戰果的彙報之後,秦錚首先對一團、二團、五團的表現進行了表揚,畢竟這是一個大勝仗,然後決定對目前的軍隊人員安排布置進行一次分派,因為現在北京城裏已經集中了5個團,總兵力約在1萬2千人左右,再加上隨行的行政管理人員,總計可以達到1.3萬餘人,這麼多人員自然不能全部住在皇宮裏,到不是皇宮住不下,而是所有人員都住在皇宮裏,也有諸多的不便,何況皇宮裏還有不少珍寶和大量的宮女,人民軍成立的時間畢竟不長,麵對這些誘惑,難免會有人把持不住。而且將軍隊、人員分布出去,也有利於對北京城的控製。
當然,人民軍也不會全部撤離皇宮,人民軍侑總拈揮部就設在皇宮裏,這樣可以表示穿越者對清廷皇權的蔑視,可以淡化人民軍的本土士兵對皇權的敬畏心理,另外也是向清廷施加壓力,穿越者對在上海談判期間,清廷打算單獨和各國簽定割地賠款的條約相當的不滿意,因此也借這個機會向清廷示威,畢竟在這個時代,皇權依然有巨大的威攝力,而做為皇權的俱體像征,皇宮也同樣有非凡的意義。
而人民軍占據皇宮,並在皇宮裏設立指揮部,如果清廷得知,肯定會感到恐懼,因為穿越者不同於八國聯軍,他們是以華夏後裔自居,因此清廷也就會自然而然的想到,海外華人是否會打算在北京建朝立國,豋基座殿呢?這樣就可以迫使清廷接受穿越者的條件。
秦錚決定,將皇宮分為兩個部份,以保和殿為界,前部份為人民軍的指揮部,包括皇宮的三大殿,其中太和殿做為指揮中心,而以中和殿為會議室,秦錚的辦公地點設在太和殿左邊的弘義閣,同時也是軍部辦公區;而民政辦公區則設在右邊體仁閣。其餘地方均做為宿舍,並由一團駐守皇宮。
保和殿以後的部份,則交給皇宮裏的太監宮女管理,人民軍隻是定期派遣部隊進駐巡邏、值守,而且沒有軍部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入。
二團和五團則分別駐守壇和先壇,這兩個地方均位於北京外城。六團則負責駐守北京的十三個對外的城門,每個城門設兩個排;而九團則駐守三個內城門,以及協助民政部維持北京城裏的秩序。而穿越者的管理人員都居住在午門外的社稷壇和太廟,本土的管理人員則住在皇宮外東南角的六部衙門。
同時秦錚又授權李鬆晨,馬上成立北京臨時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北京城的各項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