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陸軍可以是這個時代的軍隊中,最重視刺刀戰術的軍隊,這一來是因為日本的國力弱、資源有限,難以無限量的給士兵提供充足的彈藥,在戰場上日兵連彈殼都要拾起來回收,因此不用消耗任用資源的刺刀戰術,自然就倍受日軍的重視了;二來日軍一向重視精神力量而輕視物質力量,而刺刀戰術無疑是最能夠體現精神力量的戰鬥方式,因此每一名日軍陸軍士兵從軍校開始,就會接受嚴格的刺刀訓練,甚致超過了射擊訓練,同時也信奉刺刀才是確定戰場勝負的關健。
結果每一名日兵陸軍士兵或許並不是不名好射手,但基本都俱備一身優秀的刺刀術,而且這個時代日軍使用的30式步槍,以及在舊時空裏著名的38式步槍全長都接近1.3米,加上超長的刺刀設計,因此步槍加刺刀的全長1近,1.6米,比其他國家的步槍加刺力一般要長15-20公分,這樣在刺刀格鬥中自然就大占優勢。
在舊時空裏,日本陸軍的刺刀戰術一直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凡事與日軍較量過的軍隊,無論是俄軍還美軍,幾乎無不在日軍的刺刀戰術下吃了大虧。
其實人民軍戰士的訓練中,也十分重視刺刀術的訓練,畢竟這個時代還是半自動武器稱雄的時代,因此刺刀戰也是戰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其實各國的軍隊都十分重視刺刀術,當然隻是沒有那個國家向日本那樣,把刺刀術訓練做到了極致。
但人民軍畢競成軍的時間不長,絕大部份戰士在從軍之前還是普通農民,隻摸過鋤頭、鐮刀,因此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練就優秀的刺刀。
而且付責人民軍訓須的都是穿越戰士,而刺刀術恰恰正是穿越戰士最大的弱點。盡管在舊時空裏,部隊也進行刺刀的訓練,但這種訓練更多的體現強調一種精神,而不俱備實力作用,畢竟在各種自動武器橫行的時代,在戰場幾乎己經沒有刺刀戰的存在了。因此各國也都不怎麼強調刺刀術的訓練,甚致連刺刀的形式也由殺人武器變成了多功能工俱刀,而何況步槍的設計也朝著短精巧的方向發展,無托化設計已然成為一個流派,這種設計風格本身就是忽視刺刀戰的。
這到不是舊時空的軍隊不重視士兵的格鬥能力訓練,而是如擒拿格鬥或是短刃術這些格鬥術要比刺刀術更有實際的價值。穿越戰士的赤手擒拿格鬥,或是使用匕首,短刀的刺擊術都是經過嚴格訓練,隻有刺刀術,基本就是花架子。雖然穿越到這個時代之後,穿越戰士自身也開始加強刺刀術的訓練,並從資料中找到了一些刺刀術的訓練方法,但畢竟缺少相應的經驗,而且刺刀術也不是能在短期內取得成效的。
而這樣一來,穿越戰士自然就無法教授人民軍戰士優秀的刺刀術,而在以前的戰鬥中,人民軍也沒有經曆過這樣大規模的刺刀戰,結果這次遭遇到精通刺刀戰術的日軍,自然是吃了大虧。
雙方甫一接觸,率先突入日軍陣的人民軍士兵幾乎全部都被日兵刺倒,而日兵被刺倒的隻有寥寥幾人,隨後左右兩翼的人民軍全麵突入陣地,雙方展開了混戰,人民軍的數量幾乎是日軍的3倍,但仍然占不到什麼上風。雙方的士兵如果是1對1的進行刺刀格鬥,倒下的十有**都是人民軍的戰士,而且就算是人民軍戰士以二對一,也占不到什麼優勢,就算能夠刺殺敵人,但己方往往也要搭上一個;隻有以三對一時,才能占到一定的上風。因此在白刃戰中,盡管日軍的人數遠少於人民軍,卻能夠和人民軍殺個勢均力敵,難分上下。
不過羅嶽帶領著一營加入戰團之後,局勢才得以改變,畢競人民軍的人數優勢過於巨大,己不是靠個人戰力能夠彌補了,而且經過一段時間的激戰之後,人民軍的戰士也意識到拚刺刀拚不嬴對手,那麼就改用射擊來對付敵人,畢竟自己人數眾多,有足夠的時間開槍射擊。
另外人民軍的排連級軍官都配了手槍,盡管不是毛瑟96這種有實戰能力的手槍,威力殺傷力都十分有限,但在這種近戰中,卻可以發揮不的作用,畢竟手槍都是可以連發,不用手動童殼,而且近距離射擊,命中率也極高,因此戰局也終於逐漸朝著有利於人民軍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