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門打開以後,羅嶽第一個跳下火車,大叫道:“全體下車。”
戰士們立刻按照編製,依次下車,而首先下車的部隊則迅速的列車兩側布置好了警戒。其實在空中有無人機存在,列車周邊至少5公裏的範圍內,都在穿越者的監控下,發現列情會在第一時間內通知部隊,警戒根本是沒有必要的。但這種時刻保持警戒的習慣卻是完全應該慣徹下來,而且無人機的存在也隻有穿越戰士才知道,本土士兵根本就不知道。因此羅嶽無論是在訓練還是在實戰中,都十分重視部隊的警戒。
而其他車廂的人民軍也在下車集結,因為在事先進行過多次類似的訓練,因此部隊下車的時間並不長,隻用了10多分鍾的時間,三個戰鬥營和火力加強營的全部戰士都下了火車,而這時2號列車也到達停下。
而第一團的團長張正傑立刻下令,將火力加強營的三個連,分別下放到三個戰鬥營裏,這也是火力加強營的特點,並不像炮兵營那樣獨立作戰,而是在戰時根據戰場的情況,被分配到其他的戰鬥營作戰,以加強戰鬥營的火力。
部隊集結完畢之後,立刻開始行動。在戰前製定的作戰計劃是,一營負責沿鐵路正麵進攻,吸引守軍的注意力,二營、三營則分別從左右迂回包抄,從兩側夾擊進攻,突破通州火車站的防線。因此二營、三營立刻分頭出發,從左右兩側繞道而校羅嶽則帶著自己的部隊,沿鐵路線兩側,向通州火車站進發。而第一團的團部是隨一營一起進發,參加戰鬥。
在人民軍下車的位置,距離通州火車站大約有12公裏左右,基本是一片原野,在夜間行軍是極易走錯,不過人民軍有無人機指引,到是不用擔心。
雖然通州的地方並不大,但卻因為距離北京很近,雖然這個時代中國的鐵路線並不多,但從東、南、北方向到北京的火車都要經過通州,因此通州火車站也成為北京鐵路線的一個交通樞紐。站內共有二個站台,四道鐵軌,兩道主通車軌,位於兩個站台之間;兩道輔助鐵軌,位於2號站台的外側。站台的長度約有100米左右,在這個時代的中國,這己經算是一個中型火車間的規模了。
盡管守衛通州火車站的日軍兵力不多,而且在之前八國聯軍得到的消息是雙方正在展開談判議和,基本不會對北京造成威脅,而在津戰役之後計劃在通州修築的防禦工事也全部都撤消,但守衛通州火車站的日軍卻沒有因此而鬆懈下來,一來這次八國聯軍,日軍派來的都是國內的正規軍,其軍事素質、紀律性在八國聯軍中算是較高的,美、英、法的軍隊大部份都是從殖民地抽調,隻有俄軍算是正規軍,不過俄軍雖然以驍勇善戰而聞名,但紀律性一向都是最差的;二來這次出兵,日本也有向各國展示日軍軍威的用意,畢竟日本隻是一個後進國家,而國力又沒有徳國、美國那麼雄厚,盡管在5年以前擊敗了淸廷,但在列強眼裏,仍然排不上號,連來打醬油的意大利、奧匈帝國都不如。如果不是因為日本離中國近,而且英美又需要利用日本來平衡俄國的勢力,因此才把日本拉上,給他一個列強的身份。
而日本自然也十分珍惜這個機會,不敢過於放肆,一路上心翼翼,頗有林妹妹初進賈府的樣子,不敢多走一步路,多一句話,隻恐讓人笑話。
守衛通州火車站日軍人數有限,自然不可能在火車站大興土木,將火車站打造成一個軍事堡壘,但還是盡力的加強火車站的防禦。首先是在火車站的兩端各約1000米的地位,設置了一個前沿哨所,布置了一個班的士兵守衛,如果有敵軍進攻火車站,這兩個哨所就可以起到前沿示警的作用。並且還在火車站裏用砂袋、木樁等物構建了不少的掩體,因此也算是加強了一些火車站的防禦力,另外還定期的派軍隊在周邊5公裏的範圍內巡邏。
不過由於這幾個月以來,穿越者一直都沒有進攻通州的意圖,並己經開始與各國談判,而且現在正是2月,寒地凍,因此日軍就算素質再好,這時也懈怠了不少,每的巡邏基本就是草草了事,由其是晚上的巡邏,更是能免就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