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四章 朝鮮半島危機〔上〕(2 / 2)

日本也同樣是緊急從漢城抽調一個軍團北進,以平壤為核心布置防線,阻擊俄軍的前進, 因此雙方就在平壤到平城一線對持起來,同時日本也宣布將在五以內,再向朝鮮半島派駐三個師團的兵力,日本駐上海總領事田徹更是在各國領事麵前堅決表示,日本決不會在朝鮮半島上後退一步。

短短的幾內,朝鮮半島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火藥桶,局勢十分緊張,而日俄雙方劍拔弩張,互不相讓,戰火似乎一觸即發。

不過在雙方軍隊強硬對持的同時,在外交戰線上進行著更為緊張密集的溝通、協商、周旋。

其實這時日俄雙方都沒有做好開戰的準備,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這幾來頭大如鬥,一方麵是操心朝鮮半島的局勢變化,以及各國的周旋結果;另一方麵還要盡力的安撫國內的強硬派。因為這幾來,以陸軍大臣山縣有朋為首的主張對俄強硬派軍隊對伊藤博文極力主張在朝鮮半島保持克製態度相當不滿,現在連艦隊、軍隊都派出了,卻還遲遲不敢主動對俄國開戰,結果給了俄國以喘息之機,讓俄國得以向朝鮮半島增兵,結果造成了日俄在朝鮮半島上又成了均勢局麵,白白讓廢了大好時機。甚致有的年輕官軍在陸軍部的會議上當眾指責伊藤博文稱為國賊,宣稱要對伊藤博文施行誅。

當然,此前伊藤博文極力的通過外交周旋,讓各國出麵給俄國施加壓力,使俄國在最初軍艦到達朝鮮半島,占有絕對優勢時,卻不敢輕舉妄動,才使日本有機會向朝鮮半島増兵,才取得了短暫的優勢,則被日本陸軍無視了。

伊藤博文當然清楚,世界局勢可不是像陸軍的那幫頭腦簡單的馬鹿們想得那麼容易。俄國可不是腐朽無能的清國可比,這是當今世界數一數二強大帝國,國土廣闊,人口眾口,而且民風悍勇善戰,論國力就是十個日本也拚不過俄國。在陸軍方麵,現在俄國共有常備軍隊150萬,預備軍隊200萬,日本的常備軍隊連30萬都沒有;而在海軍方麵,俄國海軍共計有各種戰列艦17艘,裝甲巡洋艦8艘,日本傾盡全力之力也才打造出的“六六艦隊” 計劃,還要等到1903年才能完成。因此日本根本就沒有和俄國全麵開戰的資本。

現在日本能在朝鮮半島上占到一點優勢,那是因為俄國隻在遠東地區投入了極的一部份力量,而日本己是傾盡了全國之力了。而一但和俄國全麵開戰,日本幾乎一點勝算都沒櫻伊藤博文是有遠見,有戰略眼光、對國家有責任心的政治家,這個時候絕不能讓陸軍的那幫頭腦簡單的馬鹿們胡來。

不過伊藤博文雖然貴為日本首相,同時也是明治維新的元老之一,還是長州藩士出身,年輕時也當過炮兵,但他在本質上還是文職人員,因此對軍隊基本沒有什麼控製力。也十分淸楚自己的命令,對陸軍的那幫馬鹿來就是一張廢紙。

伊藤博文可沒忘了在五年以前,自己與李鴻章在馬關談判時,一名叫山豐太郎的無業**青年堅決反對中日議和,自認為一定要全麵占領中國符合日本的利益,於是為了自認為的日本前途,決定刺殺李鴻章,破壞雙方議和,要將中日之戰進行到底。結果山豐太郎行刺李鴻章的行為,給日本造成了極大的被動,幸好是當時的清廷求和心切,並沒有抓住此事大作文章,才使日本的要求基本達到,但日方原計劃要求清廷賠償白銀三億兩,隻能被迫減少為二億,這也一直都讓伊藤博文耿耿於懷。因為自從伊藤博文再次出任日本首相後,每當遇到財政困難時,伊藤博文馬上就會想到,如果當時沒有減少那一億兩白銀該有多好。

一個無業的**青年,都可以在愛國的名議下,悍然選擇與政府的決策不同,而是以自認為是正確的方式行事,那麼陸軍的那幫馬鹿們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出來。他們就在第一線和俄軍對持,想要弄出點事情來,擦槍走火,造成兩國正式開戰,實在是再容易不過了。

當然伊藤博文自知管不住陸軍的那幫馬鹿們,但他卻知道還是有一個人可以管住他們,就是前首相、現任的陸軍大臣山縣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