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2 / 2)

銀行遭到擠兌,而開回歐洲的船票卻成了搶手貨,租界各個輪船公司的售票點前也排起了長隊,每一班客輪、貨輪的船票一出來就被搶購一空,預定的船票甚致排到了十以後。而票販孑趁機大肆屯票,一張船票的價格最高炒到了原價的二十倍。幸好是租界吸收了銀行的教訓,加強了各輪船公司售票點的警戒,將幾次動亂都平滅在最初起源鄭

上海租界的恐慌情緒,很快就傳到租界以外,並且影響到上海的其他地區,因此很快整個上海也都陷入到了混亂當鄭

各國的領事們也同樣十分緊張,一方麵他們也怕海外華人真的來進攻上海,另一方麵上海的混亂也讓眾領事們憂心不已,這樣亂下去,恐怕還不等海外華人打過來,上海就先完了。另外清廷的上海道台餘聯沅也緊急招見各國領事,要求各國領事盡快釆取有效措施,穩定租界的局麵。

於是就在青島失守的第三,上海的各國領事彙同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以及上海法租界公懂局的董事成員聯合開會討論,如何應對當前的局勢。

經過了一番討論以後,眾人達成了幾條協議。

一是由上海的各國領事聯合發表聲明,宣稱各國會全力保衛上海的安全,同時要求各國駐上海的軍隊馬上開始行動,成立聯軍司令部,並且在上海租界布置防線,保護上海租界。

二是在租界實行戒嚴,命令租界內的各巡捕房,加強警力,維持租界的秩序,要求租界內的居民保持鎮定,不要慌張,並且尊守租界的法令製度,在這段時間違反租界的法令製度,將受到嚴懲。

三是嚴厲打擊投機倒把、票販,各銀行不得隨意停業,想盡一切辦法調集資金,保證支付取款人,以維持租界裏的金融穩定。

四是各國領事都立刻向國內發電,通報上海的情況,並且要求國內緊急協商,製定對策。

幾項協議決定之後,駐守上海的各國軍隊首先行動起來,這時駐守上海的各國軍隊約有0人,其中英軍最多,約2500人,而法、美、日、俄各約千餘人,其他如德、意、奧、比、萄等國則隻有百餘人或數十人不等。原來是為了防範義和團, 現在到是真的派上了用場。

其實對於銀行的擠兌大潮,有的領事建出,幹脆停止銀行的業務,或者是限製銀行的取款,比如隻許外國人取錢、不許中國人取錢但這個建議遭到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以及上海法租界公懂局的反對,因為銀行是一個靠信用生存的金融,一但信用沒有了,也就離破產不遠了,沒有人會將錢存在一個沒有信用度的銀行裏。因此銀行寧可被擠兌破產,但也絕不能停止業務或是限製取款人。

上海的各國領事聯合發表聲明,再加上軍隊也在租界外圍布止防線,不管實際效果如何,但至少看著讓人安心,再加上租界裏的巡捕房也加強了警力巡查,因此上海租界的秩序也穩定了不少。

而各國也很快做出了反應,英國首先在第一時間宣布,將停泊在香港的兩艘二艘戰列艦百夫長號、巴勒爾號調到上海駐守。百夫長號、巴爾勒號在英國海軍序列中,是二級戰列艦,排水量一萬出頭,裝配了四門10英寸(254mm)火炮,屬於英國遠東艦隊,原來設計是可以在遠東的河道中航校英國遠東艦隊本來是駐泊在新加坡的,但義和團運動其間,這兩艘戰列艦都參與了英國的運兵、護航到津行動,離開津之後,並沒有返回新加坡,而是停在香港,靜觀局勢的變化。

隨後俄國也宣布,將從駐守在海參崮遠東艦隊中,抽調戰列艦納瓦林號、裝甲巡洋艦留裏克號、格羅姆鮑伊號、大型防護巡洋艦瓦良格號、壯士號,驅逐艦拉茲伯尼克號、淺水炮艦滿州人號、烏拉爾人號等八艘軍艦,進駐旅順港,以對抗海外華人,保衛俄國的租民地。

旅順與津、威海衛均是隔海相望,因此雖然這支俄國艦隊並沒有進駐上海,但駐泊在旅順港裏,也能牽製海外華饒兵力。而且俄國軍隊的軍紀素來極差,如果真開來上海,反而不見得是好事,駐泊在旅順反到更好一些。而一些商人見局勢有所緩和,到也就並不急於取款逃離,而擠兌風波也漸漸平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