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一章 作戰計劃(上)(2 / 2)

&nb這時畫麵切換到了威海衛的地圖,肖建軍道:“威海衛位於山東半島北岸的最東端,海港的南北兩岸如兩臂突伸海中,構成半圓形,劉公島橫置其前,形成海上的然屏障。還有連林島、黃島、青島、牙石島等島嶼分布海中,成為海防然據點,形勢非常險要。在北洋水師的成立之初,將威海衛做為主要的兩個海軍基地之一。淸廷在威海衛修建了堅固的防禦工事和大量的炮台,在岸上有南幫炮台群、北幫炮台群,劉公島上還有東泓炮台、迎門洞炮台、南嘴炮台、旗頂山炮台、公所後炮台,其他海島上還有日島炮台和黃島炮台,共計有各種火炮160餘門,常備守軍一萬餘人。不過威海衛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在甲午戰爭的最後一戰威海衛之戰的結果是以清軍完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而告終。”

&nb在場的眾人聽了,也都沉寂了下來,因為甲午戰爭的結果,眾人都知道。這時肖建軍接著道:“不過現在的威海衛,當然不是甲午戰爭以前的威海衛,雖然在【馬關條約】簽定以後,日本將威海衛還給清廷,但拆除了威海衛的絕大部份炮台,清廷一直都沒有重新修複。而在1898年,清廷又將威海衛租借給英國,但英國租借威海衛的時間並不長,而且勢力主要在中國東南部,租借威海衛的目地隻是為了在中國北方建立一個據點,遏製俄羅斯在中國北方的擴張,因此隻修複了一些港口設施,但對炮台的修複並不多。現在威海衛的防禦主要是靠陸上的南幫炮台和北幫炮台,火炮大約有二十餘門。而現在英國在威海衛的駐軍隻有三百餘人,大部份都印度兵或是華勇營,真正的英軍並不多,軍艦隻有三艘,分別是埃德加級防護巡洋艦恩底彌翁號、魚雷艇驅逐艦鱘魚號、鰩魚號。”

&nb陸軍指揮官諸亞平道:“華勇營是什麼玩意,難到是由中國人組成的軍隊嗎?”

&nb肖建軍點零頭,笑道:“這還真由中國人組成的軍隊,當然都是英國從香港招募的中國人,這也是英國人慣用的手段,招募殖民地的民眾組成軍隊來管理殖民地,算是英國版的以夷治夷吧,在八國聯軍中,英**隊實際大部份都是由外國人組成,其中就有華勇營,大約有六百人。”

&nb王海龍道:“就是一支漢奸軍隊嘛,對他們不用客氣,就當是外**隊一樣打就行了。”

&nb肖建軍笑了一笑,接著道:“在五年以前的威海衛之戰,日軍是首先在威海衛東約四十公裏,山東半島島尖的榮成地區登陸,在十以內,共計集結了約五萬軍隊,然後由陸路分兵兩路,進攻威海衛的南幫炮台群,在攻占了陸地炮台以後,用炮台上的火炮轟擊停泊在港口內的北洋艦隊,聯合艦隊也從海上發動進攻,最終取得了勝利。不過現在威海衛的防禦己不能和五年前同日而語,當然我們的兵力也要比當時的日軍少得多,因此我們當然不能采用日軍的戰術,而是直接由北岸進攻威海衛,首先由昆明艦、襄陽艦、懷化艦炮擊清除炮台,同時也是吸引英軍的守衛兵力,等一會我會將炮台的分布地圖傳給你們,而登陸部隊分別乘坐兩艘氣墊艇,在北岸的側翼登陸,攻占北岸炮台,然後掩護兩個新兵營登陸,進攻威海衛城,而艦隊則消滅停泊在港口內的英**艦,最後再攻占劉公島,這樣就徹底占領威海衛。嶽陽艦、三亞艦則在威海衛的南岸伏擊,如果英**艦逃跑,則由嶽陽艦、三亞艦進行攔截,而這一次進攻仍然在夜間進行,這就是進攻威海衛的作戰計劃。”

&nb***道:“那麼青島呢?”

&nb肖建軍道:“青島的守軍數量要比威海衛多,共計約有六七百人,而且全部都是徳國士兵,因此青島的兵力和戰鬥力要比威海衛強得多,不過徳國租借青島的時間並不長,還沒有修建完善的岸防工事、炮台,但被我們擊敗的德國艦隊現在都停泊在青島,一共有七艘軍艦,包括兩艘戰列艦和一艘大型裝甲巡洋艦。進攻青島必須海陸並進,陸軍由威海衛出擊,吸引徳軍的兵力,而艦隊則繞過榮成灣,從海上進攻,首先擊沉所有德艦,然後再登陸乘虛進攻青島,這樣前後夾擊,才能一舉攻占靑島。這就是全部的作戰計劃,相應的有關資料我等一會就會發給各作戰單位,大家還有什麼意見,現在就可以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