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 訪問天津〔一〕(2 / 2)

&nb張成彬“哦” 了一聲,轉頭對龐娥道:“問一問那邊。”

&nb龐娥立刻從腰間撥出對講機,向檢查海龍號的工作人員進行了一陣通話,然後才道:“趙先生,我己經確認過了,那一艘船確實是您離開時乘座的海龍號,不過等一會兒下船之後,您還是要過去辦理手續,因為有些記錄雖然您親自確認。”

&nb趙維忠連連點頭,道:“是,是,我一會兒就過去。”

&nb張成彬又問道:“張佩綸先生在那裏。”

&nb趙維忠趕忙又向兩人引見張佩綸。兩人來到張佩綸的麵前,敬了一個禮,張成兵道:“張先生,我們己經收到了津新區政府的通知,接您到津新區的船己經準備好了,隻要您辦完這艘船的登記手續以後,就可以出發了。”

&nb龐娥還道:“隻用耽誤您一點時間,請您配合我們的工作。”

&nb張佩綸笑了一笑,拱手道:“好,好,不知兩位需要在下做些什麼?在下定當配合。”

&nb龐娥從挎包裏抽出一個夾子,遞給張佩綸,道:“就是這張表,要您填寫一下,當然別人填寫也可以,您隻用簽個名就行了,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問我。”

&nb張佩綸接過了表格一看,原來是到港船隻的基本情況,包括國籍、排水量、用途、有無武器、停泊的日期,以及隨船的貨品、船員人數等等,各種項目都是一目了然。

&nb張佩綸點零頭,立刻吩咐從人取過筆墨來,認真的填寫表格,有的地方不知道該怎樣填寫,就像龐娥詢問。

&nb等填完之後,龐娥又確認了一下,又從挎包裏拿出一本冊子,交給張佩綸,道:“這是【大沽口碼頭泊船需知及留船人員注意事項】,請你交給他們認真的閱讀,在停留期間,請尊守上麵的事項,等一會兒會有人來給他們辦理臨時通行證,這樣就可以上岸活動了,不過在臨時通行證未辦好之前,不得隨便離船,另外請好好保存臨時通行證,你們離開或者是辦理續停泊的時候,還要交還給我們,或者是重新辦理。”

&nb張佩綸接過冊子,隨手翻了一翻,全部是用簡化字印刷,而且是橫行排版,看起來頗為別扭,不過細仔看了幾條,才發現規定得相當詳細,正好看到一條,是對船員上岸活動所攜帶物品,己及在岸上購買物品的尺寸、重量,都有詳細規定,如果超過規定則需要繳納超額稅,而達到一定的標準,則要按照貨物的標準,交納關稅。

&nb張佩綸頗為不解,對張成彬道:“敢問先生,這一條規是為何製定?”

&nb張成彬道:“張先生,這條規定是防止船員借停泊的便利,走私物品,逃避關稅,可不是有意刁難。”

&nb張佩綸聽了之後,頻頻點頭,道:“原來是如此,受教了。”心裏卻暗暗有些驚訝,想不到這些海外華人竟然對海關監管得如此嚴格。較之洋人管理的海關,實在是有過而無不及。

&nb盡管這個時候清廷的海關己被外國人把持,關稅定價不能自主,但也不可否認,外國人確實是按照國外先進的管理模式,和嚴格的製度在管理海關,因此海關成為淸廷少有的保持廉潔,並能夠高效運作的機構,盡管淸廷的海關隻有5%的稅率,但每年的海關收入卻占到整個清廷的三分之一左右。

&nb張佩綸以前在北京當清流的時候,曾多次上拆,對外國人把持淸廷海關耿耿於懷,但當了李鴻章的女婿之後,對海關的運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不得不承認,如果由淸廷來管理海關,絕對會管得一蹋糊塗。而海外華人對海關的管理,顯然並不比洋人差,在一些細節方麵,甚致還有過之。

&nb而趙維忠的臉色卻變了變,原來他從上海購買了一大批貨物,肯定是超過了規定,需要按照貨物的標準,交納關稅,他知道這夥海外華人辦事是不會循私的,有過必罰,有功必獎,因此這關稅是肯定免不聊。

&nb不過趙維忠心裏有數,現在整個津都是百廢待興,自己的這批貨物越,肯定是搶手貨,交納關稅也隻是少賺一點,沒必要去觸犯海外華饒規定,這段時間以來,他可是沒少見觸犯海外華饒規定,而受到處罰。於是趙維忠對張佩綸道:“姑爺,我要到那邊的船上去了,我的貨物是要納稅的,這個手續隻有我親自去辦理才校”

&nb張佩綸點點頭,道:“去吧,我在這裏等你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