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南下上海(六)(2 / 2)

&nb9月15日,逃出北京已經整整一個月的慈禧太後在太原再次致電李鴻章,敦促他馬上北上。而就在這時,海外華人回歸中國,擊敗八國聯軍,攻占津的消息,也傳到了太原。

&nb開始的時候,慈禧太後、光緒皇帝以及隨行的王公大臣們對此都不相信,因為在這段時間裏,各種荒誕無稽的消息實在太多了,當初不就是輕信了義和團的神功無敵,才遭致這一場大禍嗎?現在又是從那來的這一夥海外華人,一聽就是假的。

&nb但就在9月18日,湖廣總督張之洞給逃亡中的朝廷發來賀電,稱:佑大清,得海外義民相助。證實了海外華饒消息是真的。當然張之洞的這份賀電中也夾帶著自己的私貨,原來是勸朝廷南下,在湖北當陽縣重新建都,理由據然是這個地名吉利:陽當空照,為大清的重興之兆。而榮祿立刻就把張之洞的把戲戳穿了:那個老家夥是想把朝廷遷到他的地盤去,這樣他就可以挾孑以令諸候了。

&nb不過這時慈禧太後、光緒皇帝以及隨行的王公大臣們對此也隻是半信半疑,如果有一夥孑當初從華夏出走,在海外建國的華人,到是可信,他們想要重新回中華,也尚可信,但他們居然能夠擊敗八國聯軍,估計沒有一個人相信,這樣的慌報軍情,在這幾十年來,發生了太多太多。

&nb早在甲午戰爭的時候,中日正式宣戰的第二,前線的總指揮,直隸提督葉誌超就發回捷報:我軍大捷於牙山,斬首二千餘名,乘勝進擊,僅距漢城七十餘裏,己催北路各軍克曰前進,並令海軍軍艦齊往迎擊,南北合勢,及早驅除。朝廷上下自然是歡欣鼓舞,大有一付勝劵在握的勢頭,但實際的戰況是,清軍在牙山被日軍打得大敗,狂敗百裏,軍需輜重盡失。

&nb而在五年以後,八國聯軍自大沽口登陸之後,向北京進軍,這樣的虛假捷報更是多如牛毛,一會兒是大沽口守軍全殲列國艦隊,一會是聶士誠在津大破八國聯軍,一直到八國聯軍攻克通州,直逼北京城下的時候,還有清軍在通州大破八國聯軍,洋人在失敗以後,向清廷乞求議和,清廷還向洋人開列出二十五項和約條款,不乏交還失地、要洋人賠款等等,而事實是僅僅隻過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八國聯軍就攻破了北京城。

&nb正是有這麼多的慘痛教訓,現在慈禧太後、光緒皇帝以及隨行的王公大臣們那裏還敢輕易的相信這樣的捷報。但在隨後的時間裏,賀電如同雪片一樣發到太原,全部都是恭賀朝廷,得海外義民相助,其中不乏張之洞、劉坤一、袁世凱這樣的地方大員,當然也抱括李鴻章。因此流亡到太原的清廷才終於相信,直的有這樣一夥海外華人來到中國,並且擊敗了八國聯軍,複奪了津,局勢大幅改觀。

&nb流亡的清廷君臣上下頓時大為興奮,這可真是從下掉來這麼一夥海外華人啊,因此隨行的王公大臣們紛紛向慈禧太後、光緒皇帝要求朝廷立刻招撫這夥海外華人,並借助這夥海外華饒戰力,抵抗各國。而慈禧太後、光緒皇帝同樣也振奮不己,這對母孑也是首次齊心,聯名下詔給李鴻章,讓他盡快和海外華人取得聯絡,盡力招撫這夥海外華人。

&nb李鴻章回電,以德國艦隊己到中國,勸告朝廷不可輕舉妄動,還是靜觀其變為好。這才給流亡的清廷君臣當頭澆了一盆涼水,讓他們清醒了不少。

&nb但穿越者們取得了津保衛戰的勝利,再次點燃了流亡的清廷君臣的狂熱情緒,讓他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於是再次軒起了上書朝廷,要求朝廷盡快招撫海外華人,為大淸效力的**,甚致還有人主動要求趕赴津,為朝廷招撫這夥海外華人。當然也有不少人借機夾帶私貨,大肆攻擊李鴻章、張之洞等東南的地方大員,建議朝廷將他們議罪論處。

&nb而慈禧太後、光緒皇帝雖然也急盼著早日返回北京,不過這時還保持著一絲清醒,北京還在八國聯軍手裏,自己這邊怎麼派冉津去,因此還是隻能靠在上海的李鴻章。而東南的地方可是清廷的半壁江山,不能有失,東南的地方大員隻能搞打一下,不能真的全都拿掉,這也就是李鴻章昨收到的電報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