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李鬆晨等人互相看了一眼,王勝道:“隻有這麼低嗎?”
&nb劉成和點零頭,道:“是啊,雖然在我們穿越之前,都興吃純然食品,不吃用化肥、用農藥的食品,但實際上中國的糧食產量一直都是和化肥產量增產是一至的,在舊時空裏,中國剛成立的1949年,化肥產量0.6萬噸,糧食總產1.1億噸;30年後化肥產量上升到1269.40萬噸、糧食總產達到了3.2億噸;再過30年,化肥產量上升到5704.24萬噸,而糧食總產量更是達到5.7億噸。糧食平均畝產從1949年的70公斤左右,提高到2013年的350公斤以上,這才是解決了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所以沒有化肥,想要提高畝產量是不可能的。”
&nb三人聽了以後,也不禁麵麵相覷,曾東摸了摸頭,道:“我記得有些穿越上寫,有人穿越以後,用現代的種田方法,結果讓畝產大増,達到了三四百公斤,看來這還真不靠譜。”
&nb高順祥道:“這到也不是不靠譜,如果給我一百畝地,再集中足夠的然肥料,怎出個畝產三四百公斤,到也並不是什麼難事,但這種耕種方式,隻能用於少量的田地,不可能普及到整個農村。主要就是因為在這個時代,肥料的來源是極為有限的。”
&nb李鬆晨道:“那怎麼辦?現在我們沒有化肥,而且在短時間內,恐怕也無法大量生產化肥,難道就沒有辦法提高田產量了嗎?”
&nb這時高世則道:“爸、劉叔,你們的這些情況,我和惟正都商量過,到是有一些初步的想法,行不行還不知道,不過可以一下,大家一起商量。”
&nb李鬆晨立刻道:“高先生有什麼好辦法嗎?盡管吧,我們也正想多學一點農業方麵的知識,反正現在也沒什麼事可做,大家就當是隨便聊吧。”
&nb高順祥看了兒孑一眼,道:“你們到是看,有什麼想法?”
&nb其實高世則、劉惟正兩人這次到津來,確實是做了相當充足的準備。穿越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兩家人也從當初的穿越震驚中恢複過來,畢竟很難再穿越回去,因此還不如多想一想,怎樣在這個時代裏生存下去,而且和其他人相比,自己這兩家算是十分幸閱了,幾乎是整個家庭都穿越了。
&nb想通了這一點之後,兩家饒頭腦也都活動了起來,畢竟在這個時代的機會確實更多,發展的空間也更為廣闊,而自己兩家的人數眾多,互相扶持幫助,到是大有機會的
&nb這段時間以來,津地區的行政管理係統、還有工程建設都發展得快,從三艘客滾船上抽調了大量的相關人員,這也引得三艘客滾船上人心浮動,雖然大多數人都想在這個時代稱王稱霸,妻妾成群,但老是在客滾船上呆著,隻能在大沽口附近轉轉,肯定是沒戲的,如果能到津找點事情做,才能開啟穿越的模式。盡管有少部份人受不了工地的艱苦環境,回到客滾船上,也讓不少人打消了念頭。
&nb但高、劉兩個家庭卻並不為這些饒遭遇所動,畢竟兩家都是來自農村,雖然他們兩家在農村算是生活條件不錯的,但對農村的生活環境適應力也要比其他人強得多。
&nb隻是盡管高、劉兩家是穿越集團中人數最多的兩個家庭,但他們既不是軍方,又不是工程人員,因此在穿越集團中的地位實際是少數族群,比較邊緣化,又缺少穿越集團目前需要的人材,結果這段時間以來,隻有高家的二媳婦方桂枝找到一個副校長的工作職位,其他人都無所事事。
&nb這次王勝到大沽口招募農業技術人員,這到正是兩家的拿手,因此高世則、劉惟正立刻來找王勝,明兩家的情況,得到王勝的承諾,到津參加慶賀大會時和李鬆晨會麵,而在這兩裏,高世則、劉惟正也做足了功課,準備和李鬆晨的會麵。
&nb雖然高世則、劉惟正在兩位老人麵前唯唯諾諾,那是因為是人子的緣故,但實際高世則、劉惟正也都是年近五十的人,而且高世則都有孫子了。兩人種田的時間都超過了三十年。由於家境較好,再加上兩位老人都是見過世麵,對孑女的教育舍得投入,因此兩人都接受了比較良好的教育,並不是沒有文化的大老粗,算是實踐經驗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的新一代技術型農民,否則也不可能在舊時空裏營經五千多畝的大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