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北倉之戰(三)(2 / 2)

&nb而現在唯一的挽救之策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擊敗這支軍隊,奪取津,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確保俄國在中國的利益,自己也可以算是立下了一個大戰功,那麼就是回到國內,也好有個交待。因為按照俄國的慣例,勝利者是不用被指責的。

&nb因此想到這一點,林涅維奇也徹底放下了如保存實力的念頭,而是立刻下令全軍出擊,向對方的陣地發動進攻,而且一定要攻下對方的陣地。

&nb俄軍中的三百餘名騎兵也被林涅維奇派上去打頭陣,希望利用騎軍的速度衝過對方的火力封鎖,殺入對方的陣地中和敵人展開白刃作戰,按以往的經驗來看,騎軍突擊還是有相當的把握的,而一但進入白刃戰模式,林涅維奇有十足的信心,如果俄**人認鄰二,就絕不會有那個國家敢認第一。

&nb林涅維奇下令之後,俄國的騎軍們二話沒,立刻催開戰馬,高舉馬刀,向敵饒戰場發動衝鋒,而俄軍的步軍也緊隨在騎軍之後出擊。

&nb三百多騎如果是在冷兵器時代,根本算不了什麼,但現在早己進入熱兵器的時代,昔日戰場上的王者也跌下了神壇,隻能做為輔助的兵種,因此歐洲主要國家的騎軍都遭到大量的裁減,在一場規模的戰鬥中,投入三百騎軍,也真不算少了。

&nb當然,俄國是少數還保留著相當數量的騎軍的國家,一來是因為相比於英徳法美等國,俄國的工業基礎比較落後,而領土過於廣闊,鐵路建設卻還沒有跟上,因此騎軍優越的機動性在俄國還是有相當的作用;而另一方麵則是基於傳統,現在沙皇俄國幅員廣闊,橫跨歐亞的龐大領士,是在六百多年以前,一個的莫斯科公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而在俄國擴張的過程中,哥薩克騎軍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一直到現在,俄軍中依然保留著哥薩克騎軍的編製,並且在戰場上也常常采用騎軍突擊的戰術。

&nb三百匹戰馬一起沖起來,聲勢還是頗為驚饒,不過在穿越軍隊的戰士們眼中,卻實在算不了什麼,因為在舊時空裏各種大片中萬馬奔騰的場麵見得多了,而且在以往的軍事演刁中,戰士們也都見識過坦克集團突進衝鋒的場麵,騎軍衝鋒的聲勢再驚人,也不能和現代的鋼鐵戰車的突進相比,另外現在所有的戰士都經曆過了戰場的洗禮,可不再是初見戰火的菜鳥,當然不會被俄國的騎軍嚇倒。

&nb看到俄國騎軍出現在戰場的時候,現場指揮的各連連長立刻下令,命令機槍準備。這道命令可不是讓各連的95式班用機槍準備,而是讓機槍連的qjz89式12.7毫米重機槍準備開火。

&nbqjz89式12.7毫米重機槍在穿越軍隊過去的戰鬥上多次使用,以其強大的火力,以及輕便靈活的布置,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原來qjz89式12.7毫米重機槍是中國為單兵的壓製火力武器研究出來,全重還不到27千克,而純槍身重量隻有15千克多一點,而一般12.7毫米的大口徑機槍全重通常在50千克左右,甚致比一些中口型機槍都要輕,一個人就可以扛著走,這主要還是由於在舊時空裏中**隊長期的機械化普及不足,許多武器必須滿足步兵攜帶的不得己限製。因此qjz89式12.7毫米重機槍研究出來以後,盡管存在射擊精度不足,配件壽命短的缺點,但全重輕、攜帶方便、布置靈活、很快就大量裝備部隊,成為營團級的支援火力。

&nb果然,就在俄國騎兵突進到距離穿越軍隊防線約1000米的地方時,布置在防線裏的12挺qjz89式12.7毫米重機槍分成兩批,輪流開火,向俄國騎兵展開猛烈的打擊。

&nb12.7毫米的彈頭殺傷力巨大,無論是人馬被擊中,那怕是不死也必然會重傷,有時甚致可以將人攔腰打成兩截,更不要擊中手腳,立刻就會肢體分散,因此一時間俄國騎兵被打得人仰馬翻、骨拆筋斷,肌肉撕裂、鮮血並現,而人喊馬嘶,亂成了一團。

&nb上架了,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希望繼續支持木林森寫作

&nb另外感謝書友洪七公a的紅包,感謝書友追夢赤子的貴賓票,感謝兩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