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戰(一)(2 / 2)

&nb而在海軍方麵,作戰的主力自然仍是穿越艦隊的五艦戰鬥艦艇,在前期的戰鬥中,俘虜的大型艦隻基本都是傷痕累累,隻有幾艘炮艦傷損不大,其中就包括原來北洋水師的四艘海龍級魚雷炮艦,另外從俘虜中還發現了五十餘名原北洋水師的官兵,為首的躉海龍號上的正炮弁劉錫明。

&nb穿越者將這些原北洋水師的官兵分為兩批,又補充一部份本地水手,讓他們駕駛海龍號、海犀號,隨穿越艦隊一起出戰。反正幹一些打下手的活。

&nb軍隊到是都己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同時軍事委員會下設的指揮部也製定出這一次戰爭的作戰計劃,針對這次的敵人是分從海陸兩路同時向津發動進攻,製定了陸守海攻的作戰計劃。既麵對北京方麵來的八國聯軍,以津城為依托,充份發揮穿越軍隊火力猛,夜戰能力強的優勢,在津城外進行防禦作戰,等八國聯軍進攻不下,兵力疲憊的時候,再發動反擊。而海軍則是主動出擊,力爭殲敵於海麵,全殲德國艦隊,並且在適當的時候,用巡航導彈協助陸軍作戰。

&nb就在1900年10冃1曰下午,穿越軍隊設在前沿的觀察點發回報告,發現北京城裏的八國聯軍正在集結出發,看樣孑是準備向津發動進攻,而就在第二中午,在渤海口巡視的懷化艦也發回了報告,發現諒國艦隊的行蹤,以及用無人機拍攝到的德國艦隊的畫麵。現在懷化艦與徳國艦隊保持三十公裏以上的距離,繼續嚴密監視徳國艦隊的行動。

&nb而這時軍事委員會早己做好了準備,夏博海、秦錚、肖建軍三人己於昨晚上來到大沽口,將津的行政管理事務交給王雲鵬、徐濟超付責。收到德國艦隊的消息以後,三惹上了長白山艦,指揮戰鬥。

&nb因為長白山艦的體型龐大,空間充足,在穿越之前,是中國海軍序列中僅次於航母的水麵作戰艦隻,因此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過這一型戰艦作為編隊中的指揮艦功能,在艦上安裝了大量先進的電子通訊設備以及信息、數據處理能力,三人在長白山艦上,才能方便遙控指揮這場戰鬥。

&nb陸軍指揮官諸亞平、秦玉海也帶領軍隊,離開開津城,在津城外約六公裏的北倉設置陣地,準備迎戰八國聯軍,而海軍由昆明艦的艦長尚晉峰指揮,帶領昆明艦、嶽陽艦、三亞艦、襄陽艦出擊,與懷化艦彙合,準備迎戰德國艦隊。而海龍號、海犀號則暫時留在大沽口待命。

&nb四艘軍艦離開大沽口以後,以18節的經濟航速向東行駛,大約二個多時以後,與懷化艦彙合,這時距離德國艦隊約三十公裏,而監視徳國艦隊的任務,也由懷化艦移交給雷達功能更為強大的昆明艦。同時從昆明艦上也起飛了直20艦載直升機,從空中監視徳國艦隊。

&nb盡管昆明艦上裝備有功能強大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但由於受製於地球的曲率,對海麵的搜索距離不超過五十公裏,因此相控陣雷達的主要作用還是在防空方間。隻有在空中才能探測得更遠,雖然昆明艦帶的艦載直升機是反潛型,而非空中預警型,但由於艦載直升機還有引導艦載反艦導彈的功能,同樣也裝備了先進的機載雷達係統,可以補充艦載雷達對海搜索的不足。

&nb從直升機發回的雷達信號顯示,德國艦隊是分為前後兩個部份,前隊共有十三艘軍艦,呈一個人字形的隊列行駛,整個隊列全長大約有六公裏,而在相距大約十公裏的後方,還有十四艘軍艦,分成三列縱隊,中間一路的軍艦最多,共有十一艘,全隊長達十餘千米,左邊的一列縱隊有四艦船,相隔約六百米,而右邊隻有一艘,而且相隔約在近兩千米,到像是一艘遊離在艦隊之外的孤艦。

&nb隨後無人機也發回照片,前隊全是軍艦,應該是德國艦隊的主力戰艦,而後隊的中間縱隊是十一艘運需艦,左右的五艘是軍艦,估計是為運需艦護航的。

&nb尚晉峰立刻將這些情況發回指揮部,很快就得到了指揮部的指令,對德**艦,以擊沉為主,而對運需艦,則盡量俘虜,同時指揮部還命令留守在大沽口的海龍號、海犀號以及兩艘318艇出擊,趕來増援,主要協助艦隊俘虜敵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