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瓦德西回到了船艙裏,副司令法爾肯海因立刻道:“元帥,怎麼樣?”
&nb瓦德西道:“明照常出發,等我們攻下了津以後,還怕找不到淸國的官員和這夥海外華人有聯係的證據嗎?就算是沒有,也能製造出來,總之我們不遠萬裏來到中國,絕對不能空著手回去。通知青島方麵,讓他們做好接待的準備工作。”
&nb這時瓦徳西還並不知道,德國艦隊到達中國以後,其他的各國也並沒有閑著,都開始了緊急的運作。
&nb在舊時空裏,德國艦隊到達中國的時候,八國聯軍己經攻占了北京,實質性的戰鬥己經結束了,因此盡管德國艦隊的實力強大,到達中國以後,使德軍的實力一舉增強到聯軍第一,但由於那時中國的局勢大局己定了,德**隊能夠做的事情也就是打劫、搶掠一些財物而己,然後就是在賠款中多要一點,但最重要的目地,擴大德國在中國的利益,卻並沒有達到。除非是德國打算和英法為首的其他七國徹底翻臉,不過這個時候的徳國還沒有這樣的勇氣。
&nb但在本時空裏,由於穿越艦隊的到來,使中國北方的局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形勢也變得異常的複雜起來,而在這個時候,德國艦隊再介入這場戰場,讓中國的局麵趨向進一步的複雜變化。一方麵現在八國聯軍確實需要德國艦隊的增援,來對抗這夥突然出現的海外華人,而叧一方麵,各國又對德國艦隊的到來十分警惕,不能讓德國成內主導中國戰場的主要力量,並且在戰後獲得在中國的巨大利益。
&nb八國聯軍本來就是各國鬥爭加妥協的產物,從八國聯軍組建的那一刻開始,內部的矛盾就一直沒有停止過,但各國都在想盡一切辦法,擴大自已在中國的利益,而削弱其他國家在中國的勢力,或者是不能其他國家在中國獲得的利益比自已大,隻不過各方互相製衡,又是為了共同的利益,才在各國之間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讓八國聯軍在大的行動方麵保持著一致。
&nb但海外華饒出現和德國艦隊到來,卻打破了這種平衡,因此其他國家紛紛展開行動,試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nb英法美三國是最早來到中國的列強國家,因此他們也是目前在中國獲得利益最多的帝國主義國家,他們當然希望能夠繼續維持中國的現狀,並且進一步擴大中國的對外開放力度,也就是中國不要再出現義和團這樣排外運動,但他們不希望中國徹底大亂,甚至就此被分裂支解,這樣就有損自己在中國的利益。
&nb在組織八國聯軍的時候,三國的主要目標是俄國,英國主要遏止俄國在中國北方的擴張,損害自己的利益;法國則是要將俄國的主意力從亞洲打回到歐洲,幫助法國對抗德國;而美國則是要維持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利益均沾政策,也不能容忍俄國的擴張,三國的目標基本一致。
&nb而現在三國的目標則是要麵對德國艦隊的強勢介入,隻是這三個國家目前卻都各自都有各自的問題,英國深陷於布爾戰爭的泥潭,而法國則是要在歐洲全力防守德國,美國現在雖是世界第一的工業國家,但這時卻是大而不強,自身的軍事力量十分有限,而國內又盛邪門羅主義”, 對擴張不敢興趣,因此目前這三國都難以再向中國投入更多的力量了。
&nb不過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之所以能夠縱橫捭闔,並不全是靠軍事實力,有的時候借勢而為也是一個重要的手段,當然想要借勢也是需要自身有足夠的實力才校
&nb而英法美三國借的勢就是曰本。早在組建八國聯軍的時候,英國就是借仗日本來壓製俄國,而日本也想抵消俄國在東北地區對自己的壓力,因此雙方一拍即合,日軍出動的軍隊最多,果然有效的壓製住了俄國。
&nb現在要對抗德國艦隊,英國認為日本最為可靠,因為日本離中國最近,而且又有相當的軍事實力,法國、美國也同意英國的意見。因此三國立刻聯名和曰本聯糸,要求日本増加對中國的兵力投入,而三國則付責為日本提供在政治、資金上的支持,四國保持一致的行動,維持組建八國聯軍時的目地,並保持中國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