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不一會兒,一行人就來到了希望學校,實際也就是紫竹教堂。這時在教堂的門口,正站著一名年齡約四十歲左右,帶眼睛的中年婦女,笑咪咪的道:“孩孑們,歡迎你們來到希望學校。”
&nb這個婦女是希望學校的副校長方桂枝。方校長的名字聽起來有些土氣,其實她也就是農村人,不過在舊時空裏,她可是一所縣中學的教導主任,在舊時空裏,方桂枝並不是在撤僑當地的工程技術人員,而是隨親友一起到當地旅遊,結果隨撤僑艦隊一起,成為穿越集團中的一員。
&nb在所有的穿越者中,方桂枝算是少有的在教育方麵的專業人士,因此才被臨時執行委員會任命為希望學校的副校長,做方斌上校的助手。而且方斌隻是在希望學校掛一個校長的名字,俱體的事務都是由方桂枝付責,不過方桂枝畢竟是專業人士,在短短幾的時間裏,就把學校的基本框架給搭建起來。
&nb這時穿越集團己經收容近二百名孤兒,年齡參差不齊,最的隻有八歲,而大的己有十五歲。當然這些孩子的年齡都是自報,並且根據他們自報的出生年月日推論,還有幾個孩子連自己的出生年月都不記的,而現在穿越集團也沒有那麼先進的設備,可以測試孩子們的骨齡以確定他們的實際年齡,因此隻能由他們報多少是多少。
&nb考慮到現在的實際情況,方桂枝決定把這些孩子們分成四個年齡層,十歲以下為一個年齡層,設置一個班;十至十二歲為一個年齡層,設置一個班;十二至十四歲為一個年齡層,設置二個班;十四歲以上為一個年齡層,設置一個班;一共設置了五個班、並且每個班設立了一名班主任。
&nb不過這時學校還沒有正式開課,主要是因為教材還在編製當中,因此方桂枝能做的事情就是將這些學生們分班、編製每個饒學生檔案。以及製定教學計劃等等事情,還有安排宿舍、教室,發給他們生活用品等。再就是給學生們灌輸紀律、衛生、行為等注意事項,並且接受方斌的建議,對學生們進行一些列隊,齊步走之類的訓練,以增強學生的紀律意識。
&nb好在是這些學生當中識字的人並不多,算起來隻有十幾個人,而且上過私塾的人更少,隻有六個人,其他識字的也就是從家人那些學了一點,僅僅能夠寫出自己的名字,或是背一背【三字經】、【弟孑規】之類的東西,隻有上私塾的孩孑才能免強算識字,不過上私塾的時間最多的也不到兩年,識字也不算太多。因此可以盡管學生們的年齡差別很大,但基本都是處於同一起跑線上,要從最基本的知識開始學起,可以使用同樣的教材,因此這也減去了不少工作。
&nb這一批孩孑來得到也並不算遲,可以趕上和其他學生同步學習。方桂枝把這批孩子接進學校,首先給他們建立學生檔案,然後按照年齡分散到各個班級中去,又給他們安排宿含,領取生活用品等等。
&nb新來的學生每人發給一個木盆、一個木飯孩一條毛巾,還有一套可供換洗的衣服,學校裏有自己的廚房、食堂,醫務室,可以自己開夥做飯,病也能在學校內得到治療,另外就是告訴他們學校的規章製度等等,然後才讓老師將他們送到各自的宿舍去休息,而需要的藥品也都被送到醫務室,由駐校的護士安排他們按時吃藥。
&nb不過了解了這批孩子的情況以後,讓方桂枝有些意外,原來在這批孩子中,居然有兩個識字的,就是齊世傑和田翠兒。而且齊世傑居然已經上了近五年的私塾,不僅僅是識字,而且還能夠寫得出文章來,在所有的學生中,可以算是學曆最高的。
&nb原來齊世傑的祖上還曾是官宦之家,因此家裏頗為重視對孩的教育,而且齊世傑的家境還不錯,在齊世傑八歲的時侯家裏就將他送到私塾裏學習,如果不是出現八國聯軍侵華,家裏就打算過年以後就把齊世傑送到津城裏的學院去學習,再過幾年就可以參加童生的考試了。
&nb而田翠兒識字,全都是齊世傑教的,他倆從一起長大,平時一起玩耍,齊世傑也教田翠兒認一些字,讀一些童謠文章等等,因此盡管田翠兒沒有上過私塾,但認的字到也並不少,基本的讀寫還是能夠的。
&nb這個意外的發現,到是讓學校的教師們有些興奮,不管怎麼,能夠遇到這樣一個學生,總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