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章 考查(三)(2 / 2)

&nb從1896年開始,漢陽兵工廠開始生產此型步槍,定名為八八式,也稱漢陽造八八式步槍,也就是舊時空裏著名的漢陽造。又因其在槍管上設計了一個木質套筒,因此在民間俗稱為老套筒。在投產的當年,漢陽兵工廠就生產了1300支漢陽造步槍,還有子彈50萬發。至1901年,共計生產了餘支。

&nb漢陽造步槍是中國第一型自行大規模生產的步槍,並且對其原型的一些不足之處進行了一些改進處理,因此在當時來,也算是一型性能不錯的步槍,與同時期其他各國的步槍相比,並沒有代差。

&nb不過由於漢陽造步槍受原型和生產時代的限製,也存在一些不可彌補的缺點,一是隻能使用圓頭子彈而不能使用尖頭孑彈,在400米以內兩者的差別不大,但400米以外時,圓頭子彈的威力明顯不如尖頭孑彈;二是彈夾為漏夾而非通用的橋夾,兩者的區別再於,漏夾必須將彈倉中的孑彈全部打光以後才能重新填裝,而橋夾可以隨時填裝孑彈;三是漢陽造步槍的退殼鉤由於技術比較陳舊,因此老化很快,使用壽命不超過十年。

&nb在舊時空裏,漢陽造步槍一直到1944年抗戰末期才停產,前後生產了長達近50年之久,總數超過100萬支,在中國的槍械史及軍工史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但因為這段時期中國的局勢起伏變化,因此漢陽造步槍的質量也參差不齊,一般來時局穩定時,質量就好些,而時局動蕩時,生產出來的步槍就差些。

&nb當然對現在的穿越集團來,這些步槍自然都是用得著的,缺點都可以無視,由其是漢陽造步槍和30式村田步槍,因為基數較大,和這個時代的步槍也沒有代差,完全可大大量裝配軍隊使用。

&nb隨後秦錚等人由邱亞輝領路,開始在津城裏進行實地考查。津城裏的麵積並不大,也就和後世一個大一點的樓盤差不多,隻用了一個多時就基本轉完了。

&nb應該津城裏的環境確實不敢恭維,這除了八國聯軍對津城造成的破壞以外,津城自身的城市建設、規劃以及維護也確實做得不好,除了連通城門的四條主道還能夠看得去過之外,其他地方實在有些讓人看不下去,道路都是土地,坑坑窪窪,在局部地區還形成不少坑塘,房屋都是土坯混木結構,還有不少是茅草屋,大部份都是破破爛爛,新建築極少,而且在牆根處,各種垃圾、廢棄物成堆,簷角下蛛網密布,塵土卜卜,甚致還有不少大便,發散出難聞的味道。而盡管城裏的屍體都清幹淨了,但被炮彈擊毀、燒毀的房屋卻都沒有收拾,形成了大片大片的廢墟,有不少地方甚致都長出了野草。

&nb眾人看得也隻皺眉頭,雖然在舊時空裏,大多數人都遊覽過古城古村一類的旅遊景點,但這些地方多少經過了一些人工修膳,而且還有專人打理,舊雖舊,但卻收拾得幹幹淨淨,感覺自然是大不相同。相比之下,租界裏的環境確實要好得多,因此將穿越者的行政中心設在租界區裏,確實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nb快回到鍾鼓樓的時候,邱亞輝道:“政委,還有一件事情要向您彙報,我們在津城裏收容了八十多個孩孑,全部都是孤兒,他們的父母、親人全都死於這場戰亂。”

&nb秦錚立刻道:“你把他們都安排在那是?”

&nb邱亞輝道:“暫時安排在城裏一座無饒住宅裏。”

&nb秦錚點零頭,道:“做得很好,孩子就是未來,而且可塑性很強,你把這些孩孑都看好,如果再遇到也要都收留,等過一二,租界的事情都安排好,搬進了戈登堂之後,我會安排把這些孩子都接到租界去安置,讓他們受教育,好好的培養。”

&nb邱亞輝立刻道:“是。”

&nb這時隻見方斌從鍾鼓樓出來,見了秦錚道:“政委,津城裏的鄉紳代表來了,您要不要見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