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上〕(2 / 2)

&nb回完了北京的電報之後,福島安正立刻又向日本駐上海的下屬情報人員發電,要求他們立刻去探聽李鴻章的口氣,看李鴻章是否還有意與八國聯軍講和,同時查明北洋水師是否離開了上海。這個時候的上海己經成為中國對外交流最發達的城市,盡管這種交流對中國未必有利,但在客觀上還是促進了上海的近代化發展。

&nb雖然這個時候隻有英法美三國在上海有正式的租界,幾乎世界上主要的國家都在上海設有自己的自己的領事館,日本在上海設置領事館的時間很早,在清同治九年(1870年),日本人就開始在上海虹口地區建立日本公館(日本上海出張所),也就是後世一些影視作品中著名的虹口道場的原型,同年上海公共租界當局開始在虹口區內越界築路,將虹口地區非正式地納入公共租界管轄範圍。同治十二年(1873年),日本將日本公館改稱為日本駐上海領事館,位於虹口閔行路3號。

&nb光緒二十五年(1898年),原英、美公共租界改稱上海國際公共租界,日本等國開始參與租界管理工作。次年,公共租界被劃分為北、東、症西四區,日本僑民在北區和東區占有優勢地位。同年,日本人在虹口組織上海義勇團日本隊,作為自衛組織, 成為日本的非正式租界。

&nb而從日本駐上海領事館成立的那一起,就在積極的從事間諜活動,成為日本在中國間諜的大本營,日本派駐到中國的間諜,首先在上海進行培訓,熟悉中國的生活、語言、習慣,並取得合法身法。一直到日俄戰爭以後,日本取得了在中國東北的駐兵權,間諜活動的重心才逐漸向東北轉移。

&nb二以後,福島安正就收到了上海領事館的回複,李鴻章正在上海等待淸廷的任命,因為李鴻章十分清楚,局勢到了現在的地步,隻能和聯軍談判,才能夠保住大淸。但這一次談判,肯定是要被痛宰一刀,割地賠款決免不了,而且賠得絕對比五年以前甲午戰爭以後的【馬關條約】更多。

&nb雖然簽完了【馬關條約】之後,李鴻章就被戴上了賣國賊的帽孑,但沒有清廷的授權,李鴻章根本賣不了一寸土地,因此要和八國聯軍談判,就必需得到清廷的全權受命才行,否則就是李鴻章到了北京也談不出什麼來,甲午戰爭之後,李鴻章去日本談判,就是得到了清廷的全權受命。

&nb現在李鴻章等的就是朝廷的授命。隻是現在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都逃出北京,去向不明,當然也無法給李鴻章任命,這時李鴻章也隻能惶惶不安的等待。

&nb而北洋水師的艦隊這時仍然停泊在上海,日本情報人員在海邊親眼看到了北洋水師的幾艘主力戰艦,艦上冷冷清清,根本就沒有要出海的樣孑。

&nb收到了這些消息之後,福島安正也完全可以確定,襲擊大沽口的軍隊至少和李鴻章無關,也和北洋海軍無關。這一來福島安正也真的有些無處著力的感覺,難道這支軍隊是從下掉下來的嗎?

&nb就在這時,北京方麵又給福島安正來電,命令福島安正向大沽口進軍.

&nb原來收到了福島安正的電報之後,八國聯軍的指揮官們這才真的相信大沽口確實是失守了。他們自然也不敢大意,立刻開會商議對策。

&nb不過八國聯軍的指揮官們和福島安正的想法不同,因為他們對中國的了解程度遠不及福島安正,再加上一貫對中國政府、中**隊輕視,想得也更簡單一些,到這個時侯,八國聯軍的指揮官們還沒有意識到,其實一場巨大的危機來臨。因此他們認為大沽口的失守隻是一個意外,可能是某支清國的軍隊或是義和團一起反攻了大沽口,打了守軍一個措手不極才獲得了成功。隻要八國聯軍的主力回師,就可以立刻收複大沽口了。

&nb至於聯軍的艦隊遭到打擊,八國聯軍的指揮官們一至認為這肯定是北洋艦隊幹的,畢竟現在的北洋水師還有二艘五千噸級、三艘三千噸級的防護巡洋艦,以及數艘魚雷艇,實力到也不容視,在夜間突擊,打聯軍艦隊一個突然襲擊,到也不是沒有得手的機會。而且八國聯軍的指揮官們不相信聯軍的艦隊己全軍覆滅了,至少能逃出去一大半,而俄軍指揮官林涅維茨中將更是堅信,兩艘俄國的萬噸巨艦是決不可能被黃皮猴孑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