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接到了司令部的命令之後,羅嶽也迅速和三位班長製定好戰鬥計劃,然後向全班下令,進入陣地,準備戰鬥。
&nb戰士們聽了,也都十分興奮,因為軍人都是渴望戰鬥的,而在穿越之前,因為處於中國還處於相對和平的時代,軍隊幾乎沒有太多的實戰機會,像一排雖然是海軍陸戰隊的尖刀排,近幾年來參加了不少對外的行動,如參與維和、亞丁灣護航等任務,但獲得實戰的機會也並不多,反到是這次付責撤僑任務,和恐怖份孑進行過幾次交火,也算是為數不多的實戰經驗。
&nb而這一次顯然是要進行真正的戰鬥,戰士們對這一仗也充滿了信心,除了武器、裝配上的優勢以外,更多的還是做為穿越者的心理優勢,畢竟他們都是來自一個穿越泛爛的時代。
&nb羅嶽又叫來何家兄弟,對他們道:“我們現在就去打俄軍,解救你們的村子,你們兩人就先找地方躲起來,等我們趕跑了俄軍以後再出來。”
&nb何家兄弟也知道,打起仗來自己就是跟過去了也沒有用,而且通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兩兄弟感覺這幫人好像是很厲害的樣子,大概是能夠打跑洋鬼子,救了整個村子。因此也都老老實實的找地方躲了起來。
&nb登岸的地點離村孑並不遠,轉過一個坡就到了,而且剛才羅嶽也向何家兄弟詳細的詢問了村孑的情況、布局,對情況也有所了解。
&nb原來村孑的規模並不大,隻有約百餘戶人家,呈東西縱向布局,正中有條大道,貫穿全村,約有八百餘米,大道兩側各有兩排房舍,總計寬度約有五十餘米。全村共有東西兩個主出口,東出口麵對大海,是村民們出海捕魚的出口,本來何家兄弟是打算指引衝鋒舟,在東出口登陸。
&nb西出口則是村子通向外地的主要道路,而且在村外還有數百畝田地,種植著一些糧食作物、瓜果蔬萊,原來雖然村裏是以出海打漁為生,但不可能把魚當主食,還是要吃一些糧食蔬萊,如果從市場上購買,顯然成本太高,因此還是自種自足要劃算一些。另外打漁是一個季節性很強的工作,一年裏至少有四五個月的時間不能出海,這段時間正好可以用來種植作物。
&nb正因為田地都集中在村西口,因此在村西口有幾間房屋,還有一個的曬穀場,房屋的主要用途是存放農業用具和放置收獲物的,但基本都是土坯結構,而且一般是無人居但,可以用來作為掩體,構設陣地。另外在村西口還有一個土崗,作為全村的鍾樓,雖然這個土崗隻有四五米高,但在土崗上還是可以府視全村,因唇是一個布置狙擊陣地的適合地方。
&nb實際上羅嶽的心裏十分清楚,穿越是一回事,實際的戰場又是另外一回事,雖然自己的武器先進,火力強大,但畢竟人數要遠少於俄軍,而且自己又不熟悉地理環境,村孑裏的房屋眾多,地形複雜,還容易誤傷村民,並不是適合作戰的地方,因此羅嶽計劃在村西口設置埋擊陣地,再派出少數士兵出擊,將俄軍吸引到埋擊陣地,再集中火力優勢,爭取殲滅俄軍,就算不能全殲俄軍,但也能打亂俄軍的陣腳。
&nb而幾位班長對羅嶽製定的這個計劃並無疑議,因此很快就達成了統一的戰鬥思想。於是羅嶽立刻帶領著全排的戰士趕到村西口,果然這一帶地區空曠無人,不僅沒有村民,而且俄軍也沒有在這裏布置放哨警戒的士兵。而向東邊的方向,不時還能聽到幾聲槍響,穩約還有彈舌頭的俄語聲音。剛才偵察的士兵就是從口聲中判斷在村子裏劫掠的是俄軍。
&nb這估計是因為俄軍十分放心,士兵們全都進村去搶掠,根本就沒有想到會有人襲擊。當然如果不是因為這支護航艦隊穿越到這個時代,也確實不會有軍隊襲擊俄軍,畢竟按照曆史的進程,這個時候八國聯軍都己經攻進了北京,老佛爺和光緒正在跑路,而南方的地方大員則是明哲保身,搞起東南互保,整個大清國的華北地區基本都處於不設防的狀態。
&nb羅嶽立刻下令,一班、二班就地布置伏擊陣地,三班的狙擊組馬上準備狙擊陣地,自已帶領三班的另兩個機槍組進村去吸引俄軍。
&nb雖然戰士們的實戰經驗並不多,但卻都是經過嚴格的訓練,野外戰鬥,尋找掩體,布置陣地是最基本素質,因此戰士們紛紛選擇掩體,狙擊組也迅速的蹬上了土崗,布置好了狙擊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