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收關行動(一)(2 / 2)

另外,現在俄軍要防守的區域實在太大了,理論上西從赤塔起,東到廟山也就是尼古拉耶夫斯克為止,都是俄軍需要守衛的地域,僅是直線距離就足有1500公裏,因此既使俄軍有18萬,也不可能防守得了這麼廣闊的地域。而且由於前段時間俄軍屢戰屢敗,全軍的士氣都極為低落,根本難堪一戰。

而主將林涅維奇在這段時間更是收到了一些來自聖泵堡的風聲,原來在滿洲裏戰役結之後,沙皇十分惱火,於是下令解除林涅維奇的職務,並命林涅維奇返回聖泵堡接受調查。但隨後沙皇連續任命了兩名將軍,讓他們去遠東接替林涅維奇,但都遭到了拒絕,因為這個時候誰都明白,現在的遠東就是一個爛攤子,誰接手都是一個巨坑,因此自然都是避之不及,那還會去向坑裏跳呢。而這時也有人向沙皇建議,最好仍然讓林涅維奇留任,理由是他己經熟悉了遠東的局勢,也熟悉人民軍的戰術,如果換一個人去,至少需要1個月的時間熟悉環境,了解情況,那還不如就讓林涅維奇戴罪立功得好,而沙皇在無奈之下,也隻好收回了成命,仍然讓林涅維奇繼續留任。

林涅維奇得知了這段密聞之後,不僅頓足捶胸,這那是讓自己在遠東戴罪立功啊,分明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啊,還不如將自己停職,回聖泵堡去接受調查呢!那樣自己也就能夠離開這個鬼地方,而回去接受調查也沒什麼危險,因為自己任職遠東總督的這段時間內,所做所為都是經得起調查的,最多也就是個失職,被閑置起來,等過幾年以後,風聲平靜來,自己再活動活動,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而現在卻還要繼續窩在這鬼地方,戴罪立功。

林涅維奇當然清楚,立功是不要想了,就連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都做不到,因為自己要守衛的區域實在是太大,這麼一點兵力根本就顧不過來,因此林涅維奇經過了認真的思考以後決定,仍然集中兵力在赤塔堅守,而赤塔以東的地區,則全部放棄,聽由命了。

畢竟隻要赤塔不失,固然是赤塔以東的地方都難以保全,但赤塔以西的地方卻是都還能夠保住,而且現在遠東最主要的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己經丟了,估計這次戰爭是不可能收複的,那麼遠東其他的地方其實也就都無足輕重了,丟了也就丟了,相比之下,還是赤塔以西的地方更為重要一些,因此如果這次俄國是注定還要再丟一些地方的話,當然是寧可失去赤塔以東的地方,而保全赤塔以西。

當然,對林涅維奇來現在最好的結果還是俄國立刻和華東**談判,達成協議,恢複和平,那怕是賠點款、甚致是割讓一些地方也都是值得的。由其是林涅維奇得知日本己經和華東**舉行談判了,心裏就更著急了,因為一但日本和華東**談判成功,華東**就可以集中全部的力量來對付俄國,這自然是對俄國極為不利的,也不知道聖泵堡的那幫官僚們再想些什麼?

不過林涅維奇的身份和立場,都不可能直接向聖泵堡建議與華東**談判,因此林涅維奇也耍了一個曲線救國的手段,就在去1906年11月、12月,林涅維奇連續向聖泵堡發回了兩份公文,強調現在遠東地區的局勢對俄國極為不利,自已至少還需要10萬援軍,600門火炮,其中100毫米口徑以上的火炮不能少於100門,150毫米口徑火炮要20門等等。

其實林涅維奇心裏十分清楚,現在聖泵堡是不可能滿足自己提出的這些要求的,他的真正目地是告訴聖泵堡,遠東的仗是沒法打的,趕緊和華東**談判講和吧。再不就是將自已調走,至少自已能夠得到解脫。那知第二份報告也發出了快20,但卻還是一點回音都沒有,也沒有聽俄國有和華東**談判的意向。

在有些時候,沒有回音本身就是一種信號,林涅維奇也在考慮,是否向聖泵堡發出第3份報告,而第3份報告應是什麼內容,才能讓聖泵堡的那幫官僚們認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呢?當然,林涅維奇也認為自己現在還有時間,因為人民軍是絕不可能在1月份發動進攻,至少要拖到3月份,因此自己最好是把所有的事情都認真考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