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二章 決策(六)(2 / 2)

“而且,在我們穩定東北的時期內,也不是就無所做內,如果遇到合適的機會,也可以采取一些積極的行動,隻要控製好行動的規模就行了。在舊時空裏,在明年也就是1907年5、6月份,長江中下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蘇等地都將會發生嚴重的水災,其實在今年,水災已經發生,隻是明年的災情更大一些,而我們正好可以借救災的名議,向安徽、湖北等地擴展勢力,本來我們就占據了部份安徽、湖北的地方,現在又有上海這個據點,可以水陸兩路齊頭並進,將賑災的物資越災區,並派遣軍隊、人員,維持災區的秩序,而且在安徽還有李鴻章的家族可以幫忙,因此完全可以借這個機會,仍然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全麵控製安徽、湖北等地。現在就可以進行相應的準備工作。”

汪軍道:“按照夏主席剛才所的,如果清廷在我們進攻時就放棄北京,逃到南方,還是可以以南方為基業,號招全國的勢力和我們對抗,而且這個時代的中國南方的經濟比北方發達,外國的勢力也大部份都集中在南方,他們肯定會支持清廷,如果清廷再施行一些改革的措施,還是可以獲得不少的支持,既使我們建國了,但畢竟清廷是正統,這樣會不會給我們在南方作戰造成困難,甚致形成較長時間南北對持。”

秦錚道:“你的這種情況不能是完全不可能,但我認為可能性並不大,因為現在廷的統治基礎是在北方而不是南方,南方實際是由一批漢族的地方督撫控製,清廷對南方的控製力實際很弱,雙方隻是形成一個互不幹涉的默契,在庚子國變其間,南方的督撫大員們就整出了一個東南互保,拒不接受清廷的命令,甚致還計劃,一但光緒和慈禧死於戰亂,南方的督撫大員們將重新建國,並推舉由李鴻章出任總統。因此一但清廷放棄了北方的基業,逃到了南方,將會徹底失去統治的根基,根本沒有號招全國的勢力和我們對抗的能力,而且乜沒有多少人會響應一個失去根基的朝廷的號令,而在我們恢複發展的時候,恐怕清廷正在和南方的漢族督撫大員們進行爭權奪利的鬥爭。”

“至於清廷會不會改革,我認為這種可能性並不大,即使是有一些改革的措施,也都是做做樣子而己,先且不清廷還有沒有自我改革的能力,但要改革首先就必須要有穩固的政治基礎,一但清廷逃到南方,就失去了這個必要條件。而外國會給清廷支持,這是肯定的,不過支持到什麼程度,那就不好了,畢竟沒有那個國家會無條件、不計成本的支持清廷。還有,現在歐洲的協約國與同盟國這兩大集團對持格局基本己經形成,競爭和對抗也會越來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可能給清廷太多的支持,因此我認為隻要我們自己的準備充份,絕不可能和清廷形成長期的南北對持局麵。”

王雲鵬也道:“別的國家也不是傻子,就算是要扶持,起碼也要選一個可靠的勢力,就像英國扶植日本對俄國,至少日本是敢真的玩命,而老實,清廷有什麼地方值得扶持的,完全就是爛泥扶不上牆,所以我認為沒有那個國家真心想扶持清廷的,最多就是幾句好話,表個態而己,因此大可不必擔心了。”

夏博海點零頭,道:“大家還有沒有要的?”

一時間到也沒有人再發言了,因為這時眾人也都看得出來,五人組都是主張在這個5年內發動對清廷的戰爭,並且正式建國的。不過經過剛才的討論,這個兩步走的計劃是完全可行的,華東**也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做到這一步,因此眾人對這個計劃也都並沒有反對的意思,畢竟隻要是力所能及,那麼能夠早些建國,當然是更好。這樣做很多事情都可以名正言順,由其是在對外關係的處理,以一個正式國家的名議,是可以省去許多的麻煩事情。

見無人發言,夏博海也很滿意,道:“那麼就這樣決定了,王主任,就按照這個步驟,由行政院負責進行準備,並且製定一個詳細的準備計劃。”

王雲鵬道:“好的。”

夏博海又道:“老秦,東北的戰爭要盡快結束,你就多操一點心吧。”

秦錚道:“放心吧,東北那邊的事情,就交給我來處理,三個月內,一定會結束東北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