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宏道:“但蒙古可以出兵南下,到達北京,直接增援清廷啊。”
肖建軍道:“那樣一來,蒙古軍隊就要和我們正麵對抗,那就更好對付了。”頓了一頓,肖建軍又道:“其實我到真的希望蒙古會在這1、2年內對我們發動進攻,因為這樣我們就有理由狠狠教訓他們一頓,這一點在軍事上是沒有任何懸念,投入的兵力也不用太多,1、2個師就足夠了,而將來如果我們真的進攻清廷的時候,蒙古就不敢輕舉妄動了。當然,我的這些情況,都是從純軍事角度出發,而沒有考慮其他方麵,如政治、經濟等,因此隻供大家參考吧。”
夏博海點零頭,道:“老肖得很好,大家還有沒有什麼要的。”
汪軍道:“如果是按參謀長所的,我們在軍事上對清廷已經有了絕對的優勢,那麼我到是主張幹脆就把清廷滅了算了。因為我們早晚都是要走出這一步,既然實力已經到了這個份上,滅了清廷也不會廢太大的力氣,那麼早走出這一步總要比晚走好,我看最大的代價不過是我們晚發展幾年,但推翻了清廷,統一了全國之後,可以調集全國的力量,並且通盤考慮發展計劃,這樣反到是能夠更好的發展。”
頓了一頓,汪軍又道:“我主張盡快推翻清廷,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根據我的了解,盡管現在我們已經徹底和清廷決裂,並且是一個完全獨立的政治實體,但也不能否認,現在清廷仍然占據著代表中國正統的大名議,雖然聰明人都看得出來,清廷己是日薄西山,但在大數的普通人眼裏,我們仍然隻是一支反叛力量,和過去的太平國沒什麼區別,甚致還不如太平國,不管怎麼太平國也算是建國稱王聊,而我們現在連個國號都沒有,因此隻有徹底推翻清廷,我們才能正式建國,並成為中國的正統,並得到所有中國饒擁護。這些就是我的態度。”
遊錢明道:“其實建國和推翻清廷並不矛盾,我們現在和一個國家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也就是少了一個國號,那不過就是一個形式問題。至於統一全國,即然剛才政委了,穩定東北需要2-3年時間,那麼這個5年周期也差不多過去了一大半,既然是這樣,那就不如再等等,多積累發展一段時間,等下一個5年周期再推翻清廷也不遲啊。”
張玉明道:“我覺得老汪還是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雖然從軍事角,我們擊敗清廷並不費多大的力,但戰爭從來都不是純軍事上的事情,參謀長剛才也了,他的話隻供我們參考。我隻提三個問題,如果有人能夠回答,那麼我也不反對推翻清廷,第一個問題是,擊敗清軍和推翻清廷是兩個概念,就算是我們攻占了北京,也不能等同於推翻了清廷,慈禧和光緒完全可以放棄北京,逃到其他地方,隻要皇帝還在,清廷也就不能算滅亡,那麼我們的目標到底是什厶?建國?占領北京?還是徹底滅掉清廷,這一點必須要明確下來;第二個問題是剛才參謀長隻用兩個軍,就可以擊敗清廷、攻占北京,兩個軍的費用當然不啟,但這隻是純軍事上的計算,而打下來的地方是要派軍隊守衛的,我們要攻占全國,需要多少軍隊守衛占領的地區,這個費用又是多少,以我們目前的財政能力,能不能承受得了;第三個問題是光有軍隊還不行,還要有人去管理占領的地方,我們現在有多少管理人員,有沒有足夠的人手管得了全國這麼大的地方?這些就是我的問題。”
李三傑接著道:“老張的問題我回答不了,不過我要一個情況,也是供大家參考。我們在發展,別人也在發展,雖然這次遠東戰爭,俄國和日本都是損失慘重,但俄國的底子厚,人口多,又有豐富的資源,日本的底子人口雖然不及俄國,但畢竟進行了40年的明治維新,基礎要比我們好得多,又有英美兩國的扶持,因此拚發展速度,對我們未必有利,由期是拚長時間的發展,我們要明顯處於劣勢。如果在我們進攻清廷時,俄國、日本的國力己經恢複,是肯定會幹涉,給我們製造麻煩,因此俄國、日本需要多久才能恢複,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評估,而我們推翻清廷,統一全國的時間,最好是在俄國、日本恢複之前完成,不給他們幹涉的機會。”